(推了推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几下)这种情况我见多了,别慌!咱们分三步走:
1. 入库单必须写实际到货日(12月20日)
- 会计准则讲究实质重于形式,货物都进车间了,所有权已经转移
- 暂估入账要匹配业务发生时间,就像买菜先吃后报销一样
2. 1月份领用要按暂估价核算
- 借:原材料(暂估)
-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
- 下月红字冲回时记得用红笔登记,这样月底对账才不会乱
3. 2月收到票的终极处理
- 先红冲原暂估分录
- 再按发票金额正式入账
- 注意调整1月份生产成本的差异,涉及所得税汇算要备注清楚
(突然拍下账本)记住!暂估就像赊账吃饭,先记个大概,等账单来了再结账。跨年处理要特别注意税局稽查时间点,这种暂估最好在年度审计前清理干净,我抽屉里还有三份类似案例,回头给你参考。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几下)这种情况我见多了,别慌!咱们分三步走:
1. 入库单必须写实际到货日(12月20日)
- 会计准则讲究实质重于形式,货物都进车间了,所有权已经转移
- 暂估入账要匹配业务发生时间,就像买菜先吃后报销一样
2. 1月份领用要按暂估价核算
- 借:原材料(暂估)
-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
- 下月红字冲回时记得用红笔登记,这样月底对账才不会乱
3. 2月收到票的终极处理
- 先红冲原暂估分录
- 再按发票金额正式入账
- 注意调整1月份生产成本的差异,涉及所得税汇算要备注清楚
(突然拍下账本)记住!暂估就像赊账吃饭,先记个大概,等账单来了再结账。跨年处理要特别注意税局稽查时间点,这种暂估最好在年度审计前清理干净,我抽屉里还有三份类似案例,回头给你参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