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票与抵扣: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因属于不动产修缮(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 会计处理:若翻修延长房屋使用寿命或提升性能,资本化为“固定资产”;否则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维修费”;
3️⃣ 工人工资:个人提供的劳务无法开具发票,建议通过个体工商户委托支付并取得合法凭证,或凭收款收据+完税证明入账。
1️⃣ 发票与抵扣: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因属于不动产修缮(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 会计处理:若翻修延长房屋使用寿命或提升性能,资本化为“固定资产”;否则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维修费”;
3️⃣ 工人工资:个人提供的劳务无法开具发票,建议通过个体工商户委托支付并取得合法凭证,或凭收款收据+完税证明入账。
更多
竹子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2025年07月14日
不客气!会计实务中遇到问题随时可以交流,不用客气。你这种认真处理的态度非常好,会计工作就是需要细心和严谨。如果以后还有疑问,随时来找我,我们一起探讨解决!祝你工作顺利! 😊
竹子老师
回复
木棉老师
2025年07月14日
明白了!既然补缴的金额不大(200多元),且你希望不调整24年的报表,那么可以采用一种简化处理的方式,将影响体现在本期(25年)报表中,同时保持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以下是具体操作建议:
---
一、处理思路
1. 不调整24年报表:保持24年财务报表不变,避免修改上年度数据。
2. 在本期(25年)利润表中处理:将补税的影响体现在本期利润表中,作为“前期差错更正”或“其他调整”项目。
3. 调整资产负债表:通过“未分配利润”科目反映补税的影响,确保勾稽关系正确。
---
二、具体操作步骤
# 1. 在本期利润表中处理
- 在25年利润表中,新增一行“前期差错更正”或“其他调整”,将补税的200多元作为减项,直接减少本期净利润。
- 例如:
```
利润表:
净利润:XXX元
减:前期差错更正(补税) 200元
调整后净利润:XXX - 200元
```
# 2. 调整资产负债表
- 在25年资产负债表中,调整“未分配利润”科目,减少200多元,反映补税对未分配利润的影响。
- 同时,调整“应交税费”科目,减少200多元(因为补税已经完成,应交税费已支付)。
# 3. 会计分录
- 在25年做以下分录:
```
借:未分配利润(期初) 200元
贷:应交税费 200元
```
- 说明:
- 这笔分录直接调整“未分配利润”的期初数,反映补税对未分配利润的影响。
- “应交税费”科目已经支付,因此只需调整余额。
# 4. 附注说明
-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明确说明:
- 本期利润表中“前期差错更正”项目是由于24年汇算清缴补税所致,金额为200多元。
- 该调整已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和“应交税费”科目中。
---
三、优点
1. 无需修改24年报表:保持上年度财务报表不变,操作简单。
2. 勾稽关系正确:通过本期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确保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的勾稽关系一致。
3. 符合简化处理原则:金额较小,采用简化处理方式,符合实际需求。
---
四、注意事项
1. 税务合规:确保补税金额已在税务申报中正确体现,避免税务风险。
2. 审计沟通:如果企业需要审计,需与审计师沟通,说明处理方式,确保符合审计要求。
3. 财务软件设置:如果财务软件不支持“前期差错更正”项目,可以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或在“其他调整”项目中处理。
---
五、总结
通过以上处理,你可以在不调整24年报表的情况下,将补税的影响体现在本期(25年)报表中,同时保持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这种方法简单高效,适合金额较小的调整。如果后续有类似情况,也可以参考这种处理方式。
杨阳老师
回复
竹**师
07月05日
学员,遇到不该享受“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却享受了的情况,咱们得先冷静分析,再按规定处理。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 1. 确认“不符合条件”的具体原因
首先需明确企业不符合享受政策的条件,常见情形包括:
- 纳税人身份不符:例如一般纳税人未满足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从业人数>300人、资产总额>5000万元,或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
- 政策适用时间错误:如一般纳税人生效后仍按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享受优惠。
- 汇算清缴结果变动:例如办理汇算清缴后被认定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但此前已享受优惠。
---
### 2. 主动补缴税款及滞纳金
若发现不符合条件却享受了优惠,应尽快补缴税款,并按税法规定加收滞纳金:
- 补税范围:需补缴已享受减免的“六税两费”差额部分(即减半征收的50%税款)。
- 滞纳金计算:从享受优惠的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 操作方式: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纳税申报表》,在“六税两费”申报模块中更正数据,系统会自动计算应补税额。
---
### 3. 更正申报或提交声明
根据政策规定,部分情况需更正申报或提交书面说明:
- 汇算清缴后不符合条件:若因汇算清缴结果导致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需对“六税两费”申报进行更正,补缴税款及滞纳金。
- 逾期或更正汇算清缴: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逾期或更正后不符合条件,需依据新结果更正“六税两费”申报。
- 无需更正的情形:若新设立企业在首次汇算清缴前已享受优惠,即使汇算后不符合条件,已申报的税款不再追溯调整。
---
### 4. 防范税务风险
- 自查过往申报:检查近两年的“六税两费”申报记录,确认是否符合条件,避免被税务机关稽查。
- 保留证据材料:留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的证明材料(如社保缴费记录、财务报表等),以备税务核查。
- 关注政策变化:2023年政策延续至2027年,但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可能随政策调整,需动态跟踪。
---
### 5. 典型案例参考
- 案例1:某分公司转为一般纳税人后未及时终止优惠。
处理:自一般纳税人生效当月起停止享受优惠,补缴后续月份减半征收的税款及滞纳金。
- 案例2:企业汇算清缴后从业人数超标。
处理:依据汇算结果更正“六税两费”申报,补缴税款(汇算清缴次年6月30日前享受的优惠需补缴)。
---
### 总结
1. 及时性:发现错误后应立即补税,避免滞纳金持续累积。
2. 准确性:核对政策适用条件(如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纳税人身份),确保更正无误。
3. 合规性:通过正规渠道(如电子税务局)更正申报,留存书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