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眼镜,手指敲击桌面)你这个情况啊,属于典型的“壳公司”税务处理问题。先别慌,我分几点给你拆解清楚:
一、基础操作:各公司独立申报是底线
1. 每月工资表要分开做
每个公司都是独立法人,哪怕员工实际在A公司干活但社保挂在B公司,工资也必须按实际雇佣关系分别计税。注意湖北公司的个税申报系统是“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湖南的用“电子税务局”,别搞混了。
2. 零申报不是摆设
没员工的公司也得走流程:进入申报界面→填写0人数→保存→提交。税务局后台能看见你连续三个月零申报,但新公司前半年还算正常。
二、隐藏风险:关联交易的暗雷
1. 老板借钱的坑
如果从湖北公司借款到湖南公司,记住:无息借款视同分红!超过一年未还,20%个人所得税直接扣在老板头上。建议签个“统借统还”协议,或者干脆走银行受托支付。
2. 员工社保与个税错位
发现员工A在湖南公司拿工资但社保交在湖北公司?马上停!社保和个税必须跟劳动合同一致,否则税务局比对数据时,补缴罚款跑不了。
三、高手操作:合法节税的野路子
1. 残疾员工票的妙用
如果某个公司招了残疾人,记得申请增值税即征即退(最高限额30万/月),同时残保金也能减免。不过四个员工全凑一起可能不够,得分开算。
2. 注销僵尸公司的技巧
那些长期零申报的湖北/湖南空壳公司,简易注销前记得做两件事:一是在电子税务局查清所有税种有没有逾期,二是登报公告45天(现在能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公告)。
四、终极警告:数据监控的紧箍咒
1. 个税申报率低于98%的红线
税务局金税四期会扫描所有公司,如果某家长期0申报但水电发票显示有人办公,可能触发实地核查。建议偶尔给空壳公司报点“董事长津贴”(不超过5000/月可免税)。
2. 老板银行卡的穿透风险
所有公司资金往来必须备注清楚“投资款”或“借款”,微信转账超过5万/年会被大数据标记。遇到过案例:老板用个人卡收货款,结果所有关联公司都被认定为虚开发票。
最后唠叨一句:刚成立的小公司千万别学大集团搞什么资金池、关联交易,老老实实按独立实体运营。等税务局找你喝茶时,解释成本比缴税还贵!
(推眼镜,手指敲击桌面)你这个情况啊,属于典型的“壳公司”税务处理问题。先别慌,我分几点给你拆解清楚:
一、基础操作:各公司独立申报是底线
1. 每月工资表要分开做
每个公司都是独立法人,哪怕员工实际在A公司干活但社保挂在B公司,工资也必须按实际雇佣关系分别计税。注意湖北公司的个税申报系统是“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端)”,湖南的用“电子税务局”,别搞混了。
2. 零申报不是摆设
没员工的公司也得走流程:进入申报界面→填写0人数→保存→提交。税务局后台能看见你连续三个月零申报,但新公司前半年还算正常。
二、隐藏风险:关联交易的暗雷
1. 老板借钱的坑
如果从湖北公司借款到湖南公司,记住:无息借款视同分红!超过一年未还,20%个人所得税直接扣在老板头上。建议签个“统借统还”协议,或者干脆走银行受托支付。
2. 员工社保与个税错位
发现员工A在湖南公司拿工资但社保交在湖北公司?马上停!社保和个税必须跟劳动合同一致,否则税务局比对数据时,补缴罚款跑不了。
三、高手操作:合法节税的野路子
1. 残疾员工票的妙用
如果某个公司招了残疾人,记得申请增值税即征即退(最高限额30万/月),同时残保金也能减免。不过四个员工全凑一起可能不够,得分开算。
2. 注销僵尸公司的技巧
那些长期零申报的湖北/湖南空壳公司,简易注销前记得做两件事:一是在电子税务局查清所有税种有没有逾期,二是登报公告45天(现在能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公告)。
四、终极警告:数据监控的紧箍咒
1. 个税申报率低于98%的红线
税务局金税四期会扫描所有公司,如果某家长期0申报但水电发票显示有人办公,可能触发实地核查。建议偶尔给空壳公司报点“董事长津贴”(不超过5000/月可免税)。
2. 老板银行卡的穿透风险
所有公司资金往来必须备注清楚“投资款”或“借款”,微信转账超过5万/年会被大数据标记。遇到过案例:老板用个人卡收货款,结果所有关联公司都被认定为虚开发票。
最后唠叨一句:刚成立的小公司千万别学大集团搞什么资金池、关联交易,老老实实按独立实体运营。等税务局找你喝茶时,解释成本比缴税还贵!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