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啊,这种情况在会计处理上确实需要谨慎操作。以下是针对你问题的详细解答:
### 一、关于是否入暂估应付账款
由于供应商未开具发票,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了准确反映企业的负债情况以及库存商品的真实成本,是需要先通过“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进行核算的。虽然货物已经入库并结转成本,但发票未到的情况下,暂估入账是合理且必要的操作,这样可以保证账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便于后续发票到达时进行核对和调整。
### 二、会计分录做法
1. 货物入库时(暂估):
借:库存商品 1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000
这里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暂估入库,因为税额部分需要以发票为准进行抵扣,在发票未到时,暂不确认进项税额相关的分录。
2. 当月结转成本时:
可以正常按照暂估的库存商品成本结转销售成本。假设该批货物全部销售出去,结转成本的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
3. 收到发票时(假设在次月收到):
先冲回暂估的分录:
借:库存商品 -1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000
然后按照发票上的金额重新入账:
借:库存商品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名称] 11300
### 三、注意事项
1. 暂估入库的金额要尽可能准确,一般按照合同约定价格或者以往采购同类货物的价格进行暂估,待收到发票后再进行调整。
2. 对于暂估应付账款的明细科目,要设置清楚,便于后续查询和核对。
3. 如果跨年度仍未收到发票,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等处理,避免税务风险。
总之,在这种情况下,要先通过暂估应付账款进行核算,保证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后续再根据发票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学员啊,这种情况在会计处理上确实需要谨慎操作。以下是针对你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关于是否入暂估应付账款
由于供应商未开具发票,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了准确反映企业的负债情况以及库存商品的真实成本,是需要先通过“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进行核算的。虽然货物已经入库并结转成本,但发票未到的情况下,暂估入账是合理且必要的操作,这样可以保证账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便于后续发票到达时进行核对和调整。
二、会计分录做法
1. 货物入库时(暂估):
借:库存商品 1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000
这里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暂估入库,因为税额部分需要以发票为准进行抵扣,在发票未到时,暂不确认进项税额相关的分录。
2. 当月结转成本时:
可以正常按照暂估的库存商品成本结转销售成本。假设该批货物全部销售出去,结转成本的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
3. 收到发票时(假设在次月收到):
先冲回暂估的分录:
借:库存商品 -1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0000
然后按照发票上的金额重新入账:
借:库存商品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
贷:应付账款——[供应商名称] 11300
三、注意事项
1. 暂估入库的金额要尽可能准确,一般按照合同约定价格或者以往采购同类货物的价格进行暂估,待收到发票后再进行调整。
2. 对于暂估应付账款的明细科目,要设置清楚,便于后续查询和核对。
3. 如果跨年度仍未收到发票,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等处理,避免税务风险。
总之,在这种情况下,要先通过暂估应付账款进行核算,保证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后续再根据发票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