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了推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算了一通)
同学啊,这个问题要分清楚业务实质。你公司是兼营不同税率的业务,根据税法规定,进项税额抵扣要遵循“专票专用”原则。具体来说:
1. 直接对应原则:购买库存商品的专票,进项税只能用于抵扣零售业务(13%税率)对应的销项税。这部分发票和6%的服务费业务没有直接关联,不能混用抵扣。
2. 例外情况:如果公司有共同成本(比如办公室租金、水电费等),这些费用产生的进项税可以按收入比例在两种业务间分摊抵扣。但零售商品的采购专票属于直接成本,必须单独匹配。
3. 风险提示:如果把13%的专票拿去抵6%业务的税,税务局可能会认定你“抵扣凭证与经营业务无关”,轻则补税,重了可能涉及违规。
建议:做账时把两类业务的收入、成本、进项税分开核算,零售商品对应的进项税单独记账,服务费的进项税另算。实在分不清的共同费用,按收入比例分摊,但商品采购专票千万别乱用!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算了一通)
同学啊,这个问题要分清楚业务实质。你公司是兼营不同税率的业务,根据税法规定,进项税额抵扣要遵循“专票专用”原则。具体来说:
1. 直接对应原则:购买库存商品的专票,进项税只能用于抵扣零售业务(13%税率)对应的销项税。这部分发票和6%的服务费业务没有直接关联,不能混用抵扣。
2. 例外情况:如果公司有共同成本(比如办公室租金、水电费等),这些费用产生的进项税可以按收入比例在两种业务间分摊抵扣。但零售商品的采购专票属于直接成本,必须单独匹配。
3. 风险提示:如果把13%的专票拿去抵6%业务的税,税务局可能会认定你“抵扣凭证与经营业务无关”,轻则补税,重了可能涉及违规。
建议:做账时把两类业务的收入、成本、进项税分开核算,零售商品对应的进项税单独记账,服务费的进项税另算。实在分不清的共同费用,按收入比例分摊,但商品采购专票千万别乱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