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问答 > 行业实操

行业实操

老师 我现在收到进项发票了,没有销项 那我怎么做账,上次提问...

老师 我现在收到进项发票了,没有销项 那我怎么做账,上次提问的说做应交税费-待认证没有这个科目呢,还有投资款的话要交印花税吗怎么做账
我来答 关注问题 提问于2024年10月18日
回答 1
以我十年的会计从业经验,我会这样解答你的问题。收到进项发票但暂时没有销项时,确实需要做账务处理。虽然“应交税费-待认证”这个科目可能不常见,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处理。关于投资款与印花税的问题,这也是会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境。接下来,我将逐一解析这两个问题,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 一、进项发票无销项的账务处理 1. 录入进项发票 - 摘要内容:在摘要中说明该笔进项发票的基本信息,例如供应商名称、发票编号和发票日期等。摘要应简洁明了,便于后续查账。 - 借方科目:通常为“原材料”、“库存商品”或“固定资产”等实际购入物资对应的科目。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科目。 - 贷方科目:一般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这一科目核算企业购入物资或接受劳务等支付的进项税额,以及实际已缴纳的增值税。 2. 进项税额认证与转出 - 检查抵扣条件:确保该进项发票用于可抵扣的增值税项目,且符合抵扣的各项法规要求。通常需核对相关证件和票据。 - 认证并转出:在通过税务机关认证后,将进项税额从“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月末结转:一般在月末时,对所有已经认证并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结转,计入本科目的借方。 3. 暂未抵扣的处理 - 待抵扣进项税记录:如果进项发票暂时不能抵扣,可以记录在“待抵扣进项税”科目中,并在摘要中注明原因及预计抵扣时间。 - 定期检查:对于记录在“待抵扣进项税”科目中的发票,要定期检查是否符合抵扣条件,一旦符合立即进行认证并转出。 - 调整错误处理:如果发现之前不能抵扣的进项税现在可以抵扣了,应及时进行调整,将“待抵扣进项税”科目中的金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 二、投资款的印花税处理 1. 确认印花税纳税义务 - 适用税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股权投资类合同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通常适用万分之五的税率。 -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通常在合同签订之日起产生。因此,投资协议一旦签署,投资方需及时履行纳税义务。 - 计算税额:根据投资额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应纳印花税额。例如,如果投资额为100万元,则印花税额为100万元 0.0005 = 500元。 2. 会计处理 - 计提印花税:在确认应付印花税时,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科目。此步骤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税费支出。 - 缴纳印花税:实际缴纳印花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此步骤反映企业实际的货币资金流出。 - 凭证附件:在缴纳印花税时,应附上相关的税务申报表和付款凭证,作为日后审计和内部控制的依据。 3. 投资款的账务处理 - 收到投资款:当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这反映了企业资本的增加。 - 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投资款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这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增加和货币资金的减少。 - 费用认定: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如评估费、律师费等,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或“管理费用”科目。这反映了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成本。 基于我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于你提出的问题,进项发票无销项时的账务处理,应重点关注进项税额的认证与转出,确保合规并避免税务风险。而投资款的印花税处理,则需明确纳税义务,及时准确计提并缴纳,同时妥善处理投资款的账务登记,以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希望这些建议能为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你在会计工作中更加得
更多
0
讨论
0/9)
发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