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但仅限规定范围(如工资、劳务报酬、差旅费等)及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现金支付需填写用途并经财务负责人审批,原始凭证包括付款单、收据或报销单等,确保业务真实可验。建议优先采用转账结算以避免税务风险。
可以,但仅限规定范围(如工资、劳务报酬、差旅费等)及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现金支付需填写用途并经财务负责人审批,原始凭证包括付款单、收据或报销单等,确保业务真实可验。建议优先采用转账结算以避免税务风险。
竹子老师
回复
金田老师
07月22日
。
杨阳老师
回复
竹**师
07月11日
关于“做了账,对应的增值税申报是否必须当月做进项税额转出,不能到下个月做”的问题,以下是我的解答:
---
### 一、核心原则:进项税额转出应在发生不可抵扣情形的当期处理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相关规定,进项税额转出应在以下时间节点处理:
1. 发生不可抵扣情形的当期:
如果当月已经确认某笔进项税额不符合抵扣条件(例如用于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等),则应在当月进行进项税额转出,并在当月的增值税申报表中体现。
依据:
-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了不得抵扣的情形,且未允许延迟转出。
-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8号、2021年第20号等文件均要求,异常凭证或不可抵扣情形应在收到通知或确认的当期转出。
2. 特殊情况:
- 如果因客观原因(如税务机关通知、发票异常等)导致当月未及时转出,需在收到通知的当期(税款所属期)转出,而非拖延至下月。
- 例如,异常凭证的转出应在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的当期处理,不得延后。
---
### 二、能否延至下月处理?
1. 正常情况:
- 不允许延后。如果当月已确认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必须当月转出,并在当月申报表中填写,否则可能导致账表不符,引发税务风险。
- 例如,员工出差住宿用于招待客户,当月已明确用途,则进项税额转出应在当月完成。
2. 特殊情况:
- 异常凭证处理:若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可申请核实并暂缓转出,但需在税务机关规定期限内处理。
- 红字发票转出:如果因红字发票冲销导致进项税额转出,需在开具红字发票的当期转出。
---
### 三、实际操作建议
1. 当月处理:
- 只要当月确认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如用途变更、发票异常等),必须当月转出,并在增值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中填写“进项税额转出”栏次。
- 会计分录示例:
```
借:管理费用/成本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2. 跨月风险:
- 如果当月未转出,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 申报表与账务不一致,引发税务稽查;
- 少缴增值税,产生滞纳金和罚款。
3. 留存备查资料:
- 需保存相关证明材料(如用途说明、审批单等),以应对税务核查。
---
### 四、总结
- 基本原则:进项税额转出应在确认不可抵扣的当期处理,不得随意延至下月。
- 例外情况:仅限异常凭证且纳税信用为A级时,可申请暂缓转出,但需严格遵循税务规定。
- 风险提示:延后转出可能导致账表不符,建议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及时处理。
如果有具体案例或进一步疑问,可以随时沟通!
杨阳老师
回复
竹**师
07月11日
关于你提到的“进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科目的余额问题,我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
---
### 一、科目余额的问题
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 这个科目是记录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属于过渡性科目。
- 在认证发票时,借记这个科目;在申报期抵扣时,会通过贷方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直接抵减销项税额。
- 因此,这个科目在期末通常没有余额,因为已经结转了。
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 这个科目是记录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属于过渡性科目。
- 在转出时,贷记这个科目;在申报期,会通过借方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直接计入成本费用。
- 因此,这个科目在期末通常也没有余额,因为已经结转了。
---
### 二、具体处理流程
#### 1. 不可抵扣的情况(如业务招待费)
- 取得发票时:
```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
```
- 此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有借方余额。
- 进项税额转出时:
```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 此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有贷方余额。
- 期末结转时:
- 将“进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科目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直接抵减销项税额。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 结转后,这两个科目的余额均为零。
---
### 三、为什么单看某个科目会有余额?
1. 过渡性科目的特点:
- “进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都是过渡性科目,在期末需要结转,因此单独看某个科目可能会有余额,但在实际处理中,这些科目在结转后是没有余额的。
2. 期末结转的重要性:
- 在期末,必须将这两个科目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或直接抵减销项税额,确保科目余额为零。
- 如果未结转,可能会导致科目余额异常,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
### 四、总结
1. 科目余额: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都是过渡性科目,期末结转后余额为零。
- 单看某个科目有余额是正常的,但期末必须结转。
2. 处理原则:
- 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先认证再转出,确保税务合规。
- 期末必须将过渡性科目结转,避免科目余额异常。
3. 实际操作:
- 在会计软件中,可以通过设置自动结转规则,确保期末科目余额为零。
- 如果手动处理,务必在期末检查并结转这些科目。
如果有进一步的问题,欢迎随时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