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中级会计师 > 备考经验 > 2024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三色笔记:成本管理)

2024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三色笔记:成本管理)

来源:牛账网 作者:艾伦 阅读人数:13450 时间:2024-07-03

免费提供专业会计相关问题解答,让您学习无忧

源源老师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 金牌讲师

中级会计历年真题、考试大纲、思维导图、学霸笔记干货分享
3142已经申请领取资料
点击下载

2024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三色笔记


 八 章 成本管理


☆2024年本章主要变化☆

新增: 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的含义。

调整: ①本量利分析中,“利”的含义;②固定制造费用项目成本差异。


【知识点1】概述

1.  成本管理的目标

目标

内容

总体目标

成本领先战略

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差异化战略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具体目标

成本计算目标

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成本控制目标降低成本水平。


2.  成本管理原则:

融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


3.  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1)成本预测: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也是组织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

(2)成本核算:分为财务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成本的核算。财务成本核算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管理成本核 算则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以用现在成本或未来成本。

提示:成本领先战略对成本核算精度的要求比差异化战略要高。


【知识点2】本量利

1.  基本概念及公式

基本假设

①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② 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买多买少都是一个单价)。

产销平衡(不考虑存货影响)。

④ 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基本关系式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

(边际利润)

①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②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提示:③+ ④ =1

⑤ 边际贡献方程式: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销量×(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优缺点

优点:用途广泛简便易行,通俗易懂

缺点:只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并且受成本分解的影响较大。


2.  单一产品本量利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点

(即:保本点)

利润=销量×(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

盈亏平衡点销量=固定成本/(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提示:盈亏平衡点越低越好

盈亏平衡

作业率

盈亏平衡作业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正常销售量(额)

提示:分母也可是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安全边际计算时的分母同理。

降低盈亏

平衡点的途径

① 提高单价;

② 降低固定成本总额或单位变动成本


(2)本量利分析图

基本的

本量利

分析图

 

边际

贡献式

本量利图


(3)安全边际分析

含义

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致亏损

提示:安全边际越高越好

相关公式

① 安全边际额(量)=正常或预计销售额(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量)。

②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量)/正常或预计销售额(量)×100%

盈亏平衡作业率十安全边际率=1

④ 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3.  多种产品盈亏平衡分析

方法

计算

加权

平均

① 以各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对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加权平均,计算企业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即: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产品的销售收入比重

② 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③ 各产品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各产品的销售比重

联合

单位

① 固定实物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如3个A+2个B构成一组,看做一个整体M。

② 根据AB的单价、变动成本及组合中的数量,计算M的联合单价、联合变动成本。

③ 确定盈亏平衡点有多少个M:联合盈亏平衡点销量=固定成本/(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④ 某产品盈亏平衡点销量=联合盈亏平衡点销量×一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的数量。

分算

① 将专属固定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将公共性固定成本按适当的分配标准(如销售额、边际贡献等)在各产品间分配,常用边际贡献权重。

② 某产品的盈亏平衡点销量=该产品应分配的固定成本数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③ 优点:可以提供各种产品计划与控制所需要的详细资料,受到基层管理部门的重视与欢迎。

④ 缺点:在选择分配固定成本的标准时容易出现问题,尤其在品种较多时较为繁琐。

主要

产品

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企总额的比重较大,则可以按该主要产品的有关的资料进行本量利分析,视同于单一品种。


4.  目标利润分析及应用

(1) 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计算销量或价格。

(2)措施: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提高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降低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5.  敏感性分析

(1)敏感性计算: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2)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实质上是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分析的反向推算,在计算上表现为敏感系数的倒数。


6.  边际分析优缺点

(1)优点:  直观反映营运风险,促进提高营运效益

(2)缺点:决策变量与相关结果之间关系较为复杂


7.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主要应用

产品生产和定价策略

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

新产品投产的选择

方法

根据基本公式: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已知: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求解:单价(即最低售价)

生产量的计算参照单价计算。

计算成本分界点: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相同情况下的业务量。

① 原生产线利润=原单位产品边际贡献*X一原固定成本

② 新生产线利润=新单位产品边际贡献*X一新固定成本

令①=②,解得:两方案利润相等时的产销量X

增量利润=增量边际贡献-增量机会成

本-增量专属固定成本不同备选方案之间无差别的成本项目,属于决策无关成本,不纳入考虑范畴。

决策规则

最终定价≥上述求解得单价。

若预计业务量水平超过成本分界点  X,则应选择固定成本较单位成本较低的方案

量利润多的方案为优。


【知识点3】标准成本

解读:讨论标准成本制定时,使用单位成本概念;讨论成本差异时,使用实际产量下总成本概念。

1.  标准成本:

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2.  标准成本的分类

提示:理想标准成本要求异常严格, 一般很难达到;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3.  标准成本法的特点

优点

① 及时反馈各项差异,有利于业绩考核

② 标准成本的制定和差异原因的分析,有利于改进企业经营决策

缺点

① 对标准成本制定的要求较高,使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② 标准成本管理严格,维护成本高

③ 市场变化莫测,导致成本差异分析缺乏可靠性


4. 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其中: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材料标准用量×材料的标准单价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项目的标准用量×变动制造费用项目的标准价格

          固定制造费用项目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5. 成本差异分析

(1)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提示:下表中①②中括号内数额相同。


价差

量差

直接材料

价格差异=(实际单价一标准单价)×实际用量

数量差异= (实际用量一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单价

直接人工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一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单位是“小时”,非产品单位“个”)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4

变动制造费用

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一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解读:实际分配率指的是相对于单位时间的分配率,而不是相对于单位产品,此处与实际工资率对应的是单位时间工资而不是单位产品工资一个原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同理。


提示: 变动成本差异责任归责原则:三类成本用量差异及变动制造费用价格差异由生产部门负责;直接材料价格差异采购部门负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人事部门负责。


(2)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前提: 基于实际产量计算标准工时。

二因素及三因素分析:

二因素分析

耗费差异=①-②(实际与预计的差);能量差异=②-④(预计与标准的差)

三因素分析

耗费差异=①-②(同上);产量差异=②-③;效率差异=③-④

解读: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关键——变量转化


【知识点4】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

1.  作业成本

(1)相关概念

资源费用:开展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包括有形/无形资源耗费、资源耗费等。

作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按消耗对象不同,可分为:主要作业(被最终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次要作业(被中间地位的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2024新增)

③ 成本对象:企业追溯或分配资源费用、计算成本的对象物。

③ 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分为两个:

⑤ 作业中心:构成一个业务过程的相互联系的作业集合,用来汇集业务过程及其产出的成本。


(2)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程序

① 作业中心设计

② 作业动因选择与计量

作业动因类型

含义

适用情况

交易动因

用执行频率次数计量的成本动因

每次执行所需要的资源数量相同接近

持续时间动因

用执行时间计量的成本动因

每次执行所需要的时间存在显著不同

强度动因

不易按照频率、次数或执行时间进行分配而需要直接衡量每次执行所需资源的成本动因

作业的执行比较特殊复杂


③ 作业成本分配——将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至产品等成本对象

步骤

具体内容

分配次要

作业成本至

主要作业

目的:计算主要作业的总成本和主要作业单位作业成本

主要作业分配的次要作业成本=该主要作业耗用的次要作业动因量×该次要作业成本分配率

其中:次要作业成本分配率=次要作业总成本÷ 该次要作业动因总量

主要作业总成本=直接追溯至该作业的资源费用+分配至该主要作业的次要作业成本之和

主要作业单位成本=主要作业总成本/该主要作业动因总量

分配主要

作业成本至

成本对象

目的:计算各成本对象(产品)的总成本单位成本

某成本对象分配主要作业成本=该成本对象耗用的主要作业成本动因×主要作业单位成本

某成本对象总成本=直接追溯至该成本对象的资源费用+分配至该成本对象的主要作业成本

某成本对象单位成本=该成本对象总成本/该成本对象产出量


(3)作业成本管理:

① 作业成本管理包含两个维度:成本分配观+流程观。

② 流程价值分析:关心的是作业的责任,包括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和业绩考核三个部分。

成本动因分析

要进行作业成本管理,必须找出导致作业成本的原因。

作业分析

将每一项作业分为增值作业或非增值作业;明确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将非增值成本减至最小。

增值

增值

划分

 成本

节约

作业消除、作业选择、作业减少、作业共享

业绩考核

财务

指标

主要集中在增值和非增值成本上,可提供增值与非增值报告、作业成本趋势报告等。

非财

务指标

主要体现在效率、质量和时间三个方面,如投入产出比、次品率和生产周期等。

提示:同时满足三条件,才是增值作业,否则是非增值作业:

① 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② 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③ 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2.  责任成本

(1)责任中心及其考核:

责任中心

具体规定

成本中心

含义

指有权发生并控制成本的单位。

特点

① 成本中心不考核收益(一般不产生收入),只考核成本

② 只对可控成本负责,不负责不可控成本

③ 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提示:可控成本应符合:可以预见、可以计量、可以调节和控制。

考核

指标

预算成本节约额-实际产量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实际产量预算责任成本×100%

=预算成本节约额/(实际产量×预算单位成本)×100%

利润中心

含义

指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润的责任单位。

分类

自然利润中心:直接对外,在市场上进行购销业务的利润中心。

人为利润中心:内部销售。

考核

指标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一不可控固定成本

投资中心

含义

既能控制成本、收入和利润,又能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控制的责任中心。

考核

指标

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EBIT)/平均经营资产

其中:平均经营资产=(期初经营资产+期末经营资产)/2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平均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收益率)

=平均经营资产×(投资收益率一最低投资收益率)

提示:投资收益率、剩余收益优缺点总结:


(2)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

种类

确定方法

适用

价格型内部转移价格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成本和毛利构成

一般适用于内部利润中心

成本型内部转移价格

以标准成本等相对稳定的成本数据为基础制定

一般适用于内部成本中心

协商型内部转移价格

通过内部供求双方协商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协商陷入僵持时需要高层干预

适用于分权程度较高的企业,上限是市场价,下限是变动成本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条件虽然有些苛刻,但是带来的好处确是受益匪浅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升华,更使得职场道路更加平坦宽阔,为了帮助中级考生们更高几率的通过中级考试,牛账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海量中级考试干货资料,具体如下:

资料一:中级会计考试考场考题汇总(考生回忆版)

资料二:中级会计实务各章节分录汇总

资料三:中级会计《经济法》数字考点汇总

资料四:中级会计《财务管理》必备公式

最后提醒各位:想千万次不如行动一次(去听课>>!与其被别人卷,还不如卷别人!快来开始学习!!!

+1

分享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交流参考!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www.niuacc.com/zxzjcj/570469.html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黑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西藏
  • 内蒙古
获取验证码
热门标签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