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税收入是税前还是税后呢(一文分析税前收入与税后收入的区别)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425 时间:2023-09-23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最起码对税这块要有所了解,今天小编就“企业应税收入是税前还是税后呢(一文分析税前收入与税后收入的区别)”这个一个问题为大家整理小面文章,有对“企业应税收入是税前还是税后呢(一文分析税前收入与税后收入的区别)”这块知识还不是很了解的,可以查阅:
首先,从类型上来说,税前收入、应税收入、税后收入、可支配收入、年收入这些是一类的,税前收入包括应税收入,应税收入包括税后收入。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国家的社保制度。
社保简称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要求企业主给每个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障。具体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其中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是不需要个人交费的,其它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是个人和企业按一定比例缴费的。同时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是免税的。所以税前收入=税后收入+本人缴纳的社保费用+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那么应税收入等不等于税后收入加上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呢?当然不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国家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于部分收入是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比如即将要发的高温津贴、个人的稿费等等,这些都是免税的。所以应税收入=税后收入+本人的免税收入+本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将税前收入、税收收入搞清楚,其它很多东西就简单了。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年收入=个人一年的税前收入;可支配收入=个人一年的税后收入;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收入=城镇户籍员工个人一年的税前收;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员工个人年的税前收;城镇私营单位(个体户等)在岗工人平均工资=城镇私营单位员工个人一年的税前收。
将上面这些数据搞清楚之后,下面我们要搞清楚哪些数据与我们关系非常密切,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其实就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这个数据是作为我们社保的缴存基数。同时国家根据这个数据规定了社保缴存的上下限,养老保险缴存基数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的(60%-300%);公积金及其它四险的缴存基数上限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工人平均工资的300%,下限缴存基数为本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
总之关于“企业应税收入是税前还是税后呢(一文分析税前收入与税后收入的区别)”分享内容了,希望上面文章可以给各位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各位会计伙伴还想在会计行业学习更多新的财税知识内容的话,就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