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备考科学顺序先学哪一科最有效率?
来源:牛账网 作者:樱桃子老师 阅读人数:11159 时间:2025-05-05


---
对于准备报考注册会计师(CPA)的考生来说,面对六门考试科目,最常遇到的困惑就是应该先学哪一科?合理的备考顺序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为后续科目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将深入分析各科目特点及相互关系,帮助您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备考策略。
一、注册会计师六科概况分析
注册会计师考试包括六门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六门科目各有特点
1.《会计》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最多、难度最大,但也是其他多门科目的基础;
2.《审计》与会计联系紧密,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才能更好理解;
3.《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量大,需要较强的数学基础;
4.《经济法》和《税法》属于法律类科目,记忆内容较多;
5.《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对独立,内容相对抽象但难度适中。
二、理想备考顺序建议
基于各科目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最科学高效的备考顺序通常为
1. 优先学习《会计》作为CPA考试的基础科目,会计知识贯穿审计、财管等多个科目。先掌握会计能够为后续学习扫清障碍。会计科目内容多、难度大,建议至少预留3-4个月的学习时间。
2. 接着学习《审计》审计与会计联系紧密,很多审计程序和方法都建立在会计知识基础上。刚学完会计后紧接着学习审计,能够事半功倍。审计需要一定的实务理解能力,学习时要注意理论与实务结合。
3. 然后学习《财务成本管理》财管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尤其是财务报表分析部分。财管计算量大、公式多,适合在会计之后学习。财管的计算题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掌握。
4. 之后学习《税法》税法与会计中的税务处理有联系,税法科目政策性强,变化较大,适合在有一定会计基础后学习。税法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但体系性较强。
5. 随后学习《经济法》经济法相对独立,可以在备考中后期学习。经济法需要记忆大量法律条文,理解法理逻辑更为重要。
6. 最后学习《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科目相对独立且抽象,可以在最后学习。战略需要建立框架思维,掌握分析方法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三、不同基础考生的调整策略
上述顺序是理想状态下的推荐,实际备考中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1. 零基础考生严格按照上述顺序,稳扎稳打,尤其要重视会计基础的学习;
2. 会计专业背景考生可以会计和审计同时备考,利用已有基础提高效率;
3. 时间紧张的考生优先保证会计、审计和财管这三门核心科目的学习;
4. 计算能力强的考生可以适当提前财管的学习时间;
5. 记忆力好的考生可以将经济法或税法提前备考。
四、科目搭配报考建议
在确定学习顺序的同时,也要考虑科目的搭配报考
1. 首次报考建议选择2-3门,会计+审计+经济法是常见组合;
2. 会计和审计最好同一年报考,因为关联性强;
3. 财管和战略有一定关联度,可以搭配报考;
4. 税法相对独立,可以根据时间安排灵活搭配;
5. 避免同时报考多门计算量大或记忆量大的科目。
五、备考时间规划要点
1. 会计需要最长的学习时间,建议至少300小时;
2. 审计和财管各需200-250小时;
3. 税法、经济法和战略各需150-200小时;
4. 建议每天保持2-3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
5. 每门科目学习完成后要预留1-2周的复习冲刺时间。
合理的注册会计师备考顺序能够显著提高学习效率,避免知识断层。无论选择哪种学习路径,最重要的是坚持学习计划,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记住,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科学的规划和坚定的执行同样重要。
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实困难,但是也并非不能成功,有志者事竟成,由于注会备考周期过于漫长、考试内容过于困难,因此干货资料在备考过程中不能缺少,现牛账网有如下注会干货资料:
资料一:注册会计师2套拔分卷+口袋书
资料二:注册会计师资料包《经济法法条》《税法必背考点》《财管必背公式》《税法必背公式》
资料三:注册会计师易错易混知识点资料包
以上列举只是部分干货资料,如果你还想获取更多干货资料,点击免费获取即可了解并下载全部干货资料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