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计提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的分录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554 时间:2023-08-25
初次接触会计的新人“如何编制计提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的分录”会有些不清楚,今天我就给大家整理了“如何编制计提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的分录”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以下的的内容可以深入了解会计知识,一起来学习吧!
本文讲述的是计提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的分录,一般情况下生产经营企业计提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和其他企业的分录是一样的,但还是会有一些会计人员不清楚该怎么做,因此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计提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计提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的分录与其他企业的一样,只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交企业所得税,个体工商户交个人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付税费—应付所得税
《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年10月1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财会〔2011〕17号印发):
第六十七条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一)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后的金额。前款所称营业收入,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总额。
投资收益,由小企业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和处臵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臵价款扣除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三部分构成。
(二)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三)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
企业所得税的应付税款如何计算?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然后再计算“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之差。贷方余额则为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借方余额则为企业发生的亏损总额。
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存在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会计核算上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
应付税款法
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应付税款法下,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
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所得,再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出当期应缴的所得税,作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按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按其性质和产生原因不同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或暂时性差异)。
详细的分录都在上文说明了“如何编制计提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的分录”或许了解了,那么关于“如何编制计提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的分录”相关的会计分录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啦,您明白了吗?这里是牛账网哦,一个专门为会计人准备的学习平台,如果您是会计工作者,会计学习者,会计爱好者等等,有关会计方面的知识和问题,您都可以关注和收藏牛账网,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