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下跌会计分录怎么做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877 时间:2023-05-15
对于“公允价值下跌会计分录怎么做”这个问题,很多初学者肯定很疑惑,不懂是什么意思。这也是正常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公允价值下跌会计分录怎么做”这个问题。一起了解一下吧。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会计分录?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减少的情况下出售,购入后第一次公允价值变动就出售,其分录比较简单:借:银行存款(新的公允价值总额)-投资收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下跌了怎样做会计分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就其减值后的公允价值与其原始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减值损失额,记入到当期损益中(即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并将以前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而记入到“资本公积”中的金额结转(借记或货记),将确定减值时点上的公允价值与上一期的公允价值之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分录如下:借:资产减值损失(减值时点公允价值与原始入账价值的差额)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也可能在借方,以前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形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减值时点的公允价值与上一期公允价值之差额)下面我们拿你的那个例子来结合上面的表述具体的演示一下吧:比如原入账价值为100跌到95时。会形成“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方发生额为5,累计发生额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能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答:公允价值变动的所得税核算及纳税调整的范围,根据国税总局关于《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7]80号)第三项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理或结算时,处置所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根据该项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在会计利润总额基础上对公允价值损益做纳税调整.所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只有在资产处置或结算期间,才能进行所得税前扣除.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所得税会计核算和纳税调整金融资产、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是,按照其取得时的账面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之后,其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照所得税法,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者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看完本章有关“公允价值下跌会计分录怎么做”不知道大家是否都明白了。如有不明白的问题或想要学习关注更多的会计知识点,就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领取会计老师讲解的有关会计基础、出纳实操、纳税申报、做帐实操等财务会计知识的视频课程资料以及整理的ppt课件学习资料,还有疑题难题解析、会计职称考试题库可以学习。如有疑问还可以咨询在线答疑老师!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