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具体应用
来源:牛账网 作者:呆呆老师 阅读人数:16221 时间:2020-01-14
在企业的财务分析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因素分析法,来判断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那么,什么是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该如何使用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因素分析法,将分析指标分解成各个可计量因素,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是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1、连环替代法
假设财务指标M与三个驱动因素A、B、C之间的关系为:M=A×B×C,已经获得M的实际值和标准值如下:
实际值:M1=A1×B1×C1
标准值:M0=A0×B0×C0
差额:ΔM=M1-M0
分析过程如下:
标准值: M0=A0×B0×C0 (0)式
第1次替代: A1×B0×C0 (1)式
第2次替代: A1×B1×C0 (2)式
第3次替代:M1=A1×B1×C1(实际值)(3)式
A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1)-(0)=(A1-A0)×B0×C0
B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2)-(1)=A1×(B1-B0)×C0
C因素变动对M的影响=(3)-(2)=A1×B1×(C1-C0)
合计影响值=(3)-(0)=M1-M0=ΔM
2.差额分析法
是连环替代法的简化,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假设计划指标M0=A0×B0×C0
实际指标M1=A1×B1×C1
A因素对M的影响:(A1-A0)×B0×C0
B因素对M的影响:A1×(B1-B0)×C0
C因素对M的影响:A1×B1×(C1-C0)
因素分析法需注意的问题
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客观上的因果关系)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不同顺序会有不同的计算结果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分析时应力求使这种假定合乎逻辑,具有实际经济意义,这样,计算结果的假定性才不至于妨碍分析的有效性。
因素分析法的具体应用
A厨具公司2020年1月N原材料计划使用数为5万元,实际使用数为52470元。N材料是由M保温桶产量,单位玻璃消耗量和玻璃单价乘积组成。如下表
项目 | 单位 | 计划数 | 实际数 |
M保温桶产量 | 件 | 500 | 530 |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 千克 | 10 | 9 |
N材料单价 | 元 | 10 | 11 |
N材料费用总额 | 元 | 50000 | 52470 |
解析:M保温桶使用材料计划数=500*10*10=50000元根据表中资料,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较计划数增加2470元。运用差额分析法,可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
M保温桶使用材料实际数=530*9*11=52470元
产量因素的影响=(530-500)*10*10=3000元
单位产品消耗量因素的影响=530*(9-10)*10=-5300元
N材料单价因素的影响=530*9*(11-10)=4770元
三因素合计影响为=3000-5300+4770=2470元
好了,以上就是因素分析法的相关内容。因素分析法是中级会计考试和CPA考试中常考的内容,需要同学们全面掌握。还没有学会的同学,赶紧前来牛账网学习吧。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财务全套分析表找到啦!一套全搞定(excel表格分享)
资料四: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