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分摊错误日后调整的会计处理
来源:牛账网 作者:呆呆老师 阅读人数:17070 时间:2020-03-18
企业产品成本分摊错误,通常是由内部审计或者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发现的错误。这种错误不能直接按照错误金额调整利润。那么,该如何进行调整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具体案例,学习一下。
内部审计员对某企业进行纳税审查,发现该企业2018年6月将新建厂房领用的生产用原材料30000元计入生产成本。由于当期期末既有期末在产品,也有生产完工产品,完工产品当月对外销售一部分,因此多计入生产成本的30000元,已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分别进入了生产成本、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之中。经核实,期末在产品成本为150000元,产成品成本为150000元,产品销售成本为300000元。
第1步:计算分摊率
分摊率=审查出的错误额/(期末结存材料成本+期末在产品结存成本+期末产成品结存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
注意:具体应用时,应根据错误发生的环节,相应选择某几个项目进行分摊,不涉及的项目不参加分摊。
分摊率=30000/(150000+150000+300000)=0.05
第2步:计算各环节的分摊数额
1.在产品应分摊数额=150000×0.05=7500(元)
2.产成品应分摊数额=150000×0.05=7500(元)
3.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应分摊数额=300000×0.05=15000(元)
4.应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30000×16%×40%=1920(元)——注意教材的错误(P202)
第3步:调整相关账户
若审查期在当年
借:在建工程 30000
贷:生产成本 7500
库存商品 7500
本年利润 15000
增值税的调整:
借: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 192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920
以后年度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
注意:
如果业务发生在2019年4月1日以后,增值税无需调账。
以上就是产品成本分摊错误日后调整的会计处理。牛账网3.15购课优惠活动倒计时,想要学习还没有参加活动的同学,抓紧时间报名吧。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