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P2P税务问题研究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0824 时间:2024-03-25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P2P税务问题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因为没有相关的税收制度,使得P2P行业的税收征管困难重重。我们应该从问题本质出发,找到有效的办法,高效进行税收的征管。
(一)保税收公平性的内在需求P2P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必然产物,可以将分散、割裂的民间资金进行融资整合,发挥了“聚沙成塔、积流成河”的集聚效应,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针对P2P的优势性,国家在其初期发展也给予了免税或不征税的优惠政策,这是税收公平原则的重要体现,但随着P2P的加速发展,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二)实现全面监管的必要前提在崇尚“快钱”的时代,P2P被视为一种快速敛财的捷径,在此驱使下,P2P行业发展迅猛、体量逐渐增加,但监管和法规的相对滞后性,致使风险事件频发。据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问题平台中,跑路、资金回赎与提现困难的共计1641家,是2015年的4.2倍,其中影响较大的风险事件是e速贷、国诚金融、京金联等,这是早期野蛮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P2P税收征管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税收征管制度缺位,税收内容无法明确
目前,P2P仍沿用传统金融的税收征管方法,但却面临操作的困境。传统金融是以线下的实体企业形式存在,在获取相应资质前,应该预先向工商、税务部门登记,获得相应的营业许可和税务登记证后方可进行投资、借贷活动。而P2P则直接省去了这一环节,其通过虚拟的网络进行隐蔽的操作,不透明特质明显,这直接影响了资金进出账、坏账、呆账的数据监测,且因为缺失行业标准和规范,信息披露缺乏有效监管,税务机关无法获知真实的运营情况,若仍然延续以票控税模式,将造成税源流失。
(二)税收配套措施滞后,税收监管水平亟待提升
根据数据统计,仅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P2P平台的总成交量就达到371.27亿元,平台数量和规模均高速发展,但是纳税申报却寥寥无几,这与税收配套措施的缺失密切相关。首先,在现有的税法框架下,P2P行业将沿袭纳税申报制度,也即纳税人在既定的期间内依法向税务机关缴纳指定税款的一种行为,具体由纳税人或代扣代缴人通过邮寄或电子方式进行申报,但实际操作中,两种方式均存在障碍:一方面,P2P平台的虚拟性,应税行为地点难以确定,无法明确应向何地税务机关申报;另一方面,未将P2P明确纳入电子申报体系中,税务部门提供的申报网站无法与P2P电子数据实现有效对接。
以上就是关于“浅析互联网背景下P2P税务问题研究”的讲解,希望可以帮到您!学习都是有方法的,不能蒙住头一直学,也不知道自己学的对不对,但也不是好方法都拿来通用,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注册牛账网账号,开通试学体验,更有免费的会计实操资料赠送!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