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受保护利率,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272 时间:2023-08-13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民间借贷受保护利率,是如何规定的”财务处理,是很多小伙伴们不清楚的地方。下文整理了“民间借贷受保护利率,是如何规定的”的会计知识,一步步教你购入会计分录怎么写。感兴趣的小伙伴赶紧往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民间借贷受保护利率,是如何规定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规定》(法释[2015]18号)文件对法律保护的利率做了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个规定就形成了民间借贷著名的“两线三区”,以两线划分了三个区域,一个是无效区,一个是司法保护区,一个是自然债务区。
1、24%以内为司法保护区
如果双方约定年利率在24%以内,取得借款方违约不支付利息的,当事人到法院起诉要求保护的,法院予以支持。这个比例恰好是6%的四倍范围内,6%其实并不是精准的基准利率,因为基准利率其实是发生变化的,但法院为了判案子的需要,将其固化为6%,这就是24%的由来。
2、36%以外为无效区
如果双方约定年利率超过36%,法律判定为无效,无效的意思是即使取得借款方已经支付了,也可以诉求法院将超过36%部分的利息追回。
3、24%——36%之间为自然债务区
这个概念很有趣,意思是说法律保护是24%,那超过24%直接无效不就完了,但考虑到实际中的复杂情况,在这个区间,如果取得借款方已经实际支付了利息,意味着主观愿意,那么法院觉得你自己都愿意我也没意见。如果要求追回利息,法院不予支持。只有超过36%的部分才可以强制追回。
2、本次受保护利率如何调整?
前面的四倍计算中,基数是6%的基准利率认定。但这个基准利率已经不复存在了,中国人民银行逐步放开了金融机构的利率决策权,已取消公布基准利率,并于2019年8月17日发布公告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原《规定》中确定的24%的利率即是按照当时基准利率6%左右的4倍计算而出。现基准利率不复存在,因此最高院认为必要根据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改变对司法解释进行相应修改。
根据最高院说明,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取代原《规定》中“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促进民间借贷利率逐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以2020年7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85%的4倍计算为例,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5.4%,相较于过去的24%和36%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以上就是“民间借贷受保护利率,是如何规定的”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的全部内容啦,经过上面的知识点的介绍,还有案例分析,相信大家对于有一定的了解了,想要领取更多关于会计的相关内容,可以扫一下我们文章右上方牛账网的二维码领取,还有免费试听课程哦。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