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森老师
回复
莎莎老师
10月08日
美团和饿了么在会计处理上本质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 关键点:
- 无论是美团还是饿了么,平台结算都属于“第三方代收代付”模式;
- 你卖货的收入、补贴、费用等都应在确认时入账,不能等到到账才记;
- 所以,必须用“其他应收款”过渡,而不是直接记银行存款。
⚠️ 为什么不能用“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销售给客户后对方欠你的钱(如顾客扫码付款),而平台不是你的客户,也不是买方。平台是中间结算方,所以不能用“应收账款”,而要用“其他应收款——平台结算款”。
📌 正确科目:
👉 其他应收款——美团/饿了么(平台结算款)
✅ 结论:
美团、饿了么一样!都用“其他应收款”过渡,别用“应收账款”。
木森老师
回复
莎莎老师
10月08日
你理解得很对,确实需要一个过渡科目来反映“平台尚未结算的款项”。
✅ 正确做法:
使用 “其他应收款——平台结算款” 作为过渡科目。
🔹 分录如下:
1. 当订单完成、平台未打款时:
借:其他应收款——饿了么(平台结算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打包费)
贷:销售费用——平台补贴(低起送优惠)
2. 收到平台实际打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饿了么(平台结算款)
📌 这样做的好处:
- 能清楚看出“还有多少款没到账”;
- 避免直接记银行存款导致账实不符;
- 符合权责发生制和会计核算要求。
✅ 总结:
用“其他应收款”过渡是标准做法,既合规又便于管理。
木森老师
回复
莎莎老师
10月08日
你问得非常清楚,我来帮你精准梳理:
✅ 你收到的结算款是平台汇总后的金额,包含:
- 商品收入 + 打包费 + 低起送优惠补贴 - 平台服务费 - 配送费等
⚠️ 关键点:低起送服务优惠是平台给你的补贴,属于“销售费用的冲减”或“收入补偿”,不是应收账款。
🔹 正确分录应为:
借:银行存款(实际到账金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商品+打包费)
贷:销售费用——平台补贴(低起送优惠部分)
📌 注意:
- 不需要回执单,平台结算账单即可作为凭证;
- 贷记“销售费用”是合规的,表示费用减少,财务软件能自动识别;
- 若无法单独拆分,可按比例估算补贴金额,合理入账。
✅ 结论:不通过应收账款,直接贷销售费用——平台补贴即可。
木森老师
回复
莎莎老师
10月08日
明白,你之前问的是平台补贴冲减销售费用的账务处理,也已明确回复:收到平台补贴时,借银行存款,贷销售费用——平台补贴,是合规的,表示费用减少。财务软件完全可以识别贷方发生额为费用冲减,无需担心报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