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老师
回答于05月22日
金牌答疑老师
我来给你好好讲讲这个问题。
外地预缴税款时,增值税是按不含税金额计算的,所得税有特殊情况按含税金额计算。下面具体说说:
### 一、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预缴时的计税依据是不含税金额。比如你在外地进行建筑服务,取得发票金额100万元(含税),税率13%,先换算不含税金额=含税金额÷(1+税率)=100÷(1+13%)≈88.5万元,再按规定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的增值税税额。
### 二、所得税
1. 一般情况:通常也是按不含税金额计算,但有些特殊业务会按含税金额计算。例如,纳税人转让不动产,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不动产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这里就是含税金额来计算相关税款。
2. 特殊情况:对于异地施工等部分业务,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按照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预缴,这个经营收入一般是含税金额。比如,应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2%按月或按季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预分企业所得税,并由项目部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这里的项目实际经营收入就是含税金额。
总之,不同税种、不同业务在计算外地预缴税款时,对含税还是不含税金额的要求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关注税收政策规定。
我来给你好好讲讲这个问题。
外地预缴税款时,增值税是按不含税金额计算的,所得税有特殊情况按含税金额计算。下面具体说说:
一、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预缴时的计税依据是不含税金额。比如你在外地进行建筑服务,取得发票金额100万元(含税),税率13%,先换算不含税金额=含税金额÷(1+税率)=100÷(1+13%)≈88.5万元,再按规定预征率计算应预缴的增值税税额。
二、所得税
1. 一般情况:通常也是按不含税金额计算,但有些特殊业务会按含税金额计算。例如,纳税人转让不动产,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不动产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这里就是含税金额来计算相关税款。
2. 特殊情况:对于异地施工等部分业务,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按照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预缴,这个经营收入一般是含税金额。比如,应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2%按月或按季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预分企业所得税,并由项目部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这里的项目实际经营收入就是含税金额。
总之,不同税种、不同业务在计算外地预缴税款时,对含税还是不含税金额的要求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关注税收政策规定。
更多
木棉老师
回复
莎莎老师
05月15日
管理人员为项目出差报销的打车费和住宿费,属于项目相关的差旅费用,应根据企业的核算方式和实际情况进行账务处理。以下是具体分录和注意事项:
---
1. 会计分录
# 情况1:直接计入项目成本
如果差旅费直接与项目相关,且企业要求将费用直接计入项目成本,分录如下:
```
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或“项目管理费用”)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取得专票】
贷:其他应付款 - 员工姓名(或“银行存款”)
```
- 说明:
- 如果费用直接与项目相关,建议计入“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或单独设置“项目管理费用”科目。
- 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确认进项税额。
# 情况2:先挂账后分摊
如果差旅费需要先挂账,后期再分摊到项目成本,分录如下:
```
借:管理费用 - 差旅费(或“销售费用 - 差旅费”)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取得专票】
贷:其他应付款 - 员工姓名(或“银行存款”)
```
- 说明:
- 如果费用属于管理人员的一般性差旅费,可以先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 后期根据实际受益项目,将费用分摊到“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中。
---
2. 注意事项
# (1)凭证要求
- 报销时需提供合法有效的发票(如出租车发票、住宿发票等),并注明用途(如“项目名称+差旅费”)。
- 如果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需确认发票抬头与公司名称一致,且认证后可抵扣进项税额。
# (2)费用分摊
- 如果管理人员同时为多个项目出差,需将费用按合理标准(如工时、项目重要性等)分摊到相关项目中。
- 分摊时可做分录:
```
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项目A)
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项目B)
贷:管理费用 - 差旅费
```
# (3)预算控制
- 差旅费应纳入项目预算管理,避免超支。
- 如果企业有差旅费管理制度,需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如住宿标准、交通方式等)。
# (4)税务处理
- 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但需注意发票用途与业务实质相符。
- 如果发票抬头为个人(如员工个人垫付的打车费),需签订委托代扣协议,否则不得抵扣进项税。
---
3. 示例
假设某项目经理为项目A和项目B出差,报销打车费500元(无税)和住宿费1000元(含税6%),费用按50%分摊到两个项目,分录如下:
```
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项目A) 750
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项目B) 75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6
贷:其他应付款 - 员工姓名 1556
```
- 说明:
- 住宿费1000元,不含税金额为943.40元(1000/1.06),进项税额为56.60元。
- 打车费500元为普通发票,无进项税额。
- 总费用1443.40元(943.40+500),按50%分摊到两个项目。
---
总结
- 根据费用性质选择计入“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或“管理费用”。
- 确保凭证合法、用途明确,并合理分摊到相关项目中。
- 注意增值税发票的处理,避免税务风险。
如果有具体细节需要进一步分析,可以随时补充!
木棉老师
回复
莎莎老师
05月11日
当发票来了,且之前付款时已经做了“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贷:银行存款”的分录,通常不需要重复入账。但为了确保账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处理:
---
1. 如果发票内容与付款一致,且金额无误
如果发票只是对已付款项的确认,且金额、内容与之前的付款一致,通常不需要额外做分录。你只需将发票附在之前的付款凭证后,作为凭证的附件即可。
---
2. 如果发票内容与付款不一致
如果发票内容与付款时记录的内容或金额有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情况1:发票金额大于付款金额(例如有差额未付)
- 分录示例:
```
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差额部分)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差额部分)
```
- 说明:
- 将发票金额与已付款的差额部分计入“应付账款”。
- 如果涉及增值税,需单独确认进项税额。
# 情况2:发票金额小于付款金额(例如多付了款项)
- 分录示例:
```
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发票金额)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已付款金额)
其他应收款(多付部分)
```
- 说明:
- 将多付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后续再处理退款或抵减。
# 情况3:发票内容与付款用途不符
如果发票内容与付款时记录的用途不符(例如付款时计入了错误的科目),需要冲销原分录并重新入账:
- 冲销原分录:
```
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红字)
贷:银行存款(红字)
```
- 按发票内容重新入账:
```
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正确科目)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
3. 如果发票是补充凭证(例如之前未开发票)
如果付款时未取得发票,现在发票来了,可以补充确认:
- 分录示例:
```
借:工程施工 - 合同成本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或其他相关科目)
```
- 说明:
- 将发票内容补充确认,同时冲销“应付账款”或其他暂估科目。
---
总结
- 如果发票与付款一致,无需重复入账,只需将发票附在凭证后。
- 如果发票与付款不一致,需根据差额或内容调整分录。
- 确保发票内容与实际业务相符,避免税务风险。
如果有具体的差异或疑问,可以进一步说明,我可以帮你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