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计处理上,如果12月12号已经支付了原材料货款且货物已到货,但发票直到12月20日才收到,这种情况下的会计分录需要根据实际业务发生的时间点来记录。以下是详细的会计分录步骤:
1. 支付货款时(12月12日)
- 借:预付账款
-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这一步反映了公司已经支付了货款,但由于尚未收到发票,因此暂时记入“预付账款”科目。
2. 收到发票时(12月20日)
- 借:原材料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应付账款
当收到发票时,根据发票上的金额和税额,将原材料的成本和相应的进项税额记入账簿。同时,由于之前已经支付了货款,这里直接冲减“应付账款”科目。
3. 结转成本(根据实际情况)
- 如果原材料已经投入生产或使用,则需要进行成本结转。
-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 贷:原材料
这一步是将原材料的成本转移到相应的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中,以反映原材料的实际消耗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你提出的情况,正确的会计分录应该是:在支付货款时借记“预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在收到发票时借记“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如果原材料已经投入生产或使用,还需要进行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
在会计处理上,如果12月12号已经支付了原材料货款且货物已到货,但发票直到12月20日才收到,这种情况下的会计分录需要根据实际业务发生的时间点来记录。以下是详细的会计分录步骤:
1. 支付货款时(12月12日)
- 借:预付账款
-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这一步反映了公司已经支付了货款,但由于尚未收到发票,因此暂时记入“预付账款”科目。
2. 收到发票时(12月20日)
- 借:原材料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应付账款
当收到发票时,根据发票上的金额和税额,将原材料的成本和相应的进项税额记入账簿。同时,由于之前已经支付了货款,这里直接冲减“应付账款”科目。
3. 结转成本(根据实际情况)
- 如果原材料已经投入生产或使用,则需要进行成本结转。
-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 贷:原材料
这一步是将原材料的成本转移到相应的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中,以反映原材料的实际消耗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你提出的情况,正确的会计分录应该是:在支付货款时借记“预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在收到发票时借记“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如果原材料已经投入生产或使用,还需要进行成本结转的会计分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