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进项税额的记账问题。您的做法是正确的,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来登记进项税额是符合会计和税务规定的。对于当月未收到但电子税务局上显示的专票,如果这些发票确实属于您公司且合法有效,即使当月没有实际拿到,也应在账务中进行预提或预估登记,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具体操作时,您可以先在“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下记录这部分税额,待实际收到发票并完成认证后,再将其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这样做既符合会计准则,也能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
请注意,所有用于抵扣的发票必须真实、合法,避免因虚假发票导致的法律风险。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进项税额的记账问题。您的做法是正确的,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来登记进项税额是符合会计和税务规定的。对于当月未收到但电子税务局上显示的专票,如果这些发票确实属于您公司且合法有效,即使当月没有实际拿到,也应在账务中进行预提或预估登记,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具体操作时,您可以先在“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下记录这部分税额,待实际收到发票并完成认证后,再将其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这样做既符合会计准则,也能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
请注意,所有用于抵扣的发票必须真实、合法,避免因虚假发票导致的法律风险。
更多
木棉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2025年01月04日
明白了,你提供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已经是税额,不需要再进行除以1.13的计算。以下是具体的会计分录步骤:
1. 确认销售收入及对应的销项税
```
借:应收账款 20318.49
贷:主营业务收入 17971.68(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46.81
```
注:假设应收账款总额为20318.49元,其中销项税额为2346.81元。
2. 认证并记录进项税额
```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17295.86(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7.35
贷:应付账款 19853.21
```
注:假设应付账款总额为19853.21元,其中进项税额为2557.35元。
3. 结转本月应纳税额
由于当月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差额部分可作为留抵税额,用于以后月份抵扣。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46.8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346.81
```
4. 结转留抵税额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7.35 - 2346.81 = 210.54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留抵税额) 210.54
```
总结一下,当月你的公司有 \( 2557.35 - 2346.81 = 210.54 \) 元的进项税额可以结转到下个月进行抵扣。
希望这能帮到你,如果有更多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木棉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2025年01月04日
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意味着你公司本月有多余的进项税额可以结转到下个月进行抵扣。以下是具体的会计分录步骤:
1. 确认销售收入及对应的销项税
```
借:应收账款 20318.49
贷:主营业务收入 17971.68(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46.81
```
注:20318.49 ÷ (1 + 13%) = 17971.68, 20318.49 - 17971.68 = 2346.81
2. 认证并记录进项税额
```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17295.86(不含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7.35
贷:应付账款 19853.21
```
注:19853.21 ÷ (1 + 13%) = 17295.86, 19853.21 - 17295.86 = 2557.35
3. 结转本月应纳税额
由于当月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差额部分可作为留抵税额,用于以后月份抵扣。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46.81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346.81
```
4. 结转留抵税额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7.3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抵扣进项税额) 2557.35
```
总结一下,当月你的公司有 \( 2557.35 - 2346.81 = 210.54 \) 元的进项税额可以结转到下个月进行抵扣。
希望这能帮到你,如果有更多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木棉老师
回复
木**师
12月20日
是的,您的做法是正确的。在发现2023年同一张发票金额4500元重复入账的错误后,您可以采用红字冲销的方法来更正这一错误。具体操作如下:
1. 编制红字记账凭证:使用红字编制与原来分录相同的会计分录,以冲销原有的会计记录。例如,如果原来的分录是:
```
借:主营业务成本 4500元
贷:应付账款 4500元
```
那么,您需要编制一张红字分录:
```
借:主营业务成本 -4500元(红字)
贷:应付账款 -4500元(红字)
```
2. 调整相关财务报表项目:由于采用了未来适用法,所以不需要调整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项目,而是将更正后的影响体现在发现错误的当期财务报表中。
3. 进行必要的税务处理:如果该错误涉及到税务问题,比如多缴或少缴税款,那么还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不追溯调整以前年度账目的情况下,更正2023年的重复入账错误,并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