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根据我的会计经验,我建议您从公司成立开始就进行记账。因为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或纳税身份如何,都需要对自身的财务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和记录。
即使您在注册初期并未进行会计操作,现在也应该尽快补做这部分的账目。这包括了从23年4月25日公司注册开始的所有财务活动,直至现在。这样做有助于确保所有的财务信息都是准确和完整的,也有利于公司的长期财务管理。
另外,虽然您的公司在变更为一般纳税人前是小规模纳税人,但是税务规定要求所有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当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并报税。因此,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做账是非常必要的。
您好,根据我的会计经验,我建议您从公司成立开始就进行记账。因为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或纳税身份如何,都需要对自身的财务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和记录。
即使您在注册初期并未进行会计操作,现在也应该尽快补做这部分的账目。这包括了从23年4月25日公司注册开始的所有财务活动,直至现在。这样做有助于确保所有的财务信息都是准确和完整的,也有利于公司的长期财务管理。
另外,虽然您的公司在变更为一般纳税人前是小规模纳税人,但是税务规定要求所有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当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并报税。因此,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始做账是非常必要的。
更多
竹子老师
回复
莎莎老师
2024年06月14日
尊敬的学员,您好!
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平台与供货商之间的对账付款是基于某一结点的销售数量进行的。这意味着,在每个结算周期(如每月、每季度等),平台会根据销售数据中的商品销售数量与供货商进行结账。
为了确保结账的准确性,平台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 核对销售数据:平台需要确保销售数据的准确性,包括商品销售数量、销售额等。这可以通过与平台的订单管理系统进行对接,获取实时的销售数据。
2. 计算应付账款:根据销售数据中的商品销售数量,结合与供货商约定的结算价格,计算出应付给供货商的款项。
3. 生成对账单:将计算出来的应付账款整理成对账单,以便与供货商进行核对。对账单应包括商品名称、销售数量、结算价格、应付款项等信息。
4. 与供货商核对:将对账单发送给供货商,邀请他们对账单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双方应及时沟通并调整。
5. 确认无误后付款:在供货商确认对账单无误后,平台可以进行付款操作,完成与供货商的结账。
总之,在您描述的这种业务模式下,平台与供货商之间的对账付款是基于销售数量进行的。为了确保结账的准确性,平台需要进行销售数据的核对、应付账款的计算、对账单的生成与核对等步骤。希望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