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老师
回复
菠萝
09月29日
是的,完全正确!
✅ 红字分录(如“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红字)”)
= 负数金额分录(如“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两者在会计上等价,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 红字:传统手工账或系统中用于表示冲销、冲减;
- 负数:现代财务软件常用方式,直接录入负数。
📌 举个例子:
你原分录是:
> 借:应收账款 2,26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 贷:应交税费—销项税额 260
现在退货退款,做冲销:
>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或红字)
> 借:应交税费—销项税额 -260(或红字)
> 贷:应收账款 -2,260(或红字)
👉 这相当于把原来那笔分录反向再记一次,就实现了“冲回”。
---
✅ 小结:
| 表达方式 | 含义 |
|--------|------|
| 红字写法 | 表示冲销原业务 |
| 负数金额 | 数学上等同于红字 |
| 实际效果 | 都是减少收入、减少应交税、减少应收 |
所以你说的这个理解 100% 正确 ✅
杨阳老师
回复
菠萝
09月29日
你问得非常好!
✅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来就是减少收入,因为收入类科目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 但关键在于:
👉 红字冲销 是会计上一种规范的处理方式,用于明确表示“冲回原业务”,避免混淆。
---
📌 举个例子:
假设原销售:
- 借:应收账款 2,26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0
现在退货退款,要冲回这笔收入和税:
❌ 错误做法:直接写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
→ 这样账面看起来像“负收入”,但没体现是“冲销”。
✅ 正确做法:用 红字分录 或 负数金额 写为:
>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红字)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0(红字)
> 贷:应收账款 2,260(红字)
这个“红字”不是说“借方表示增加”,而是说明:这是对之前确认的收入和税金的冲减。
---
🎯 总结:
| 项目 | 说明 |
|------|------|
| 主营业务收入在借方 | 表示收入减少 ✅ |
| 为什么用红字? | 为了清晰表明是“冲销原凭证”,不是新增业务 ❌ |
所以:借方 + 红字 = 冲减收入,这是标准会计操作,尤其在系统中或报表时更清晰。
📌 附注:如果系统支持负数,也可以直接用负数记账,效果相同。
杨阳老师
回复
菠萝
09月29日
退款退货时:
1️⃣ 冲收入/税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红字)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
贷:银行存款
2️⃣ 冲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 同时需开具红字发票,与账务处理匹配。
杨阳老师
回复
菠萝
09月28日
例:原销售100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3%。
退款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红字)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红字)
贷:银行存款 -113
红字冲减表示反向减少,相当于核销原收入与税款。
杨阳老师
回复
菠萝
09月28日
借:主营业务收入(红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红字)
贷:应收账款
同时冲成本: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杨阳老师
回复
菠萝
09月28日
若已收妥货款(无挂账余额),则无需再动“应收账款”;若退款时仍有未清账款,需同步调减该科目。常规全款退回场景下,直接冲减收入及税费即可。
杨阳老师
回复
菠萝
09月28日
退款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红字或负数)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红字或负数)
贷:银行存款
冲回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红字或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