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了推老花镜,拿起算盘敲了敲)这事儿得这么办:
1.先查原始凭证,确定A和B的单价差。比如A单价10块,B单价8块,差额2块乘以数量6500件就是13000元对吧?
2.做红字冲销原错误分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原科目) 13000
贷:原材料-B材料 13000
3.补做正确分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原科目) 13000
贷:原材料-A材料 13000
4.如果涉及增值税,要补进项税转出: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税额)
5.记得在摘要里注明"更正X年X月第XX号凭证材料领用错误",这样审计时候说得清楚。
(拿起茶杯抿一口)关键是要把材料单价核对准,别又把A和B搞混了。年底盘点时候特别注意这两个材料的实物账,别让差错滚雪球。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算盘敲了敲)这事儿得这么办:
1.先查原始凭证,确定A和B的单价差。比如A单价10块,B单价8块,差额2块乘以数量6500件就是13000元对吧?
2.做红字冲销原错误分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原科目) 13000
贷:原材料-B材料 13000
3.补做正确分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原科目) 13000
贷:原材料-A材料 13000
4.如果涉及增值税,要补进项税转出: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税额)
5.记得在摘要里注明"更正X年X月第XX号凭证材料领用错误",这样审计时候说得清楚。
(拿起茶杯抿一口)关键是要把材料单价核对准,别又把A和B搞混了。年底盘点时候特别注意这两个材料的实物账,别让差错滚雪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