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了推老花镜,拿起笔在草稿纸上边写边说)
这种情况属于“三无业务”——无收入、无成本、无发票,但税务上还是要按规矩来。你看这样处理:
1️⃣ 维修出库时:
借:销售费用-质保费
贷:库存商品
(备注栏注明“保修期内免费更换”)
2️⃣ 同时结转进项税转出:
借:销售费用-质保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如果当初采购时抵扣过进项税,现在要转出对应的税额)
💡 关键要点:
• 虽然没开票,但税务认可“视同销售”,所以按成本价确认费用
• 进项税转出金额=商品成本÷(1+原税率)×原税率
• 记得在申报表附表一里填“视同销售”那栏
举个例子:
假设商品成本80元(原采购价100元,税率13%)
分录应该是:
借:销售费用 80
贷:库存商品 80
同时转出进项税:
借:销售费用 10.68(100÷1.13×1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10.68
(敲黑板)注意要保留出库单、客户签收单这些证据链,汇算清缴时能证明不是白条支出。这种账务处理既符合会计准则,又满足税务要求,记住了吗?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笔在草稿纸上边写边说)
这种情况属于“三无业务”——无收入、无成本、无发票,但税务上还是要按规矩来。你看这样处理:
1️⃣ 维修出库时:
借:销售费用-质保费
贷:库存商品
(备注栏注明“保修期内免费更换”)
2️⃣ 同时结转进项税转出:
借:销售费用-质保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如果当初采购时抵扣过进项税,现在要转出对应的税额)
💡 关键要点:
• 虽然没开票,但税务认可“视同销售”,所以按成本价确认费用
• 进项税转出金额=商品成本÷(1+原税率)×原税率
• 记得在申报表附表一里填“视同销售”那栏
举个例子:
假设商品成本80元(原采购价100元,税率13%)
分录应该是:
借:销售费用 80
贷:库存商品 80
同时转出进项税:
借:销售费用 10.68(100÷1.13×1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10.68
(敲黑板)注意要保留出库单、客户签收单这些证据链,汇算清缴时能证明不是白条支出。这种账务处理既符合会计准则,又满足税务要求,记住了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