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眼镜,手指在计算器上随意敲了几下)你这种情况啊,公司这么搞申报,八成是在“凑数”呢。2月、3月报0,5月给你整到8000多,这明显是把前几个月的“平摊”到5月了。
咱先算算账:1月正常发工资,个税按实际交;4月也正常。但2-5月这4个月,公司虽然欠薪,但按理说个税该按实际发放工资来报。现在它5月给你报8000多,这8000里肯定含了之前欠的工资。问题就出在这儿——钱没实际到手,但税可能按高的算了!
举个例子:假设你每月工资本该3000(扣完五险一金),2-5月欠了4个月,5月一口气发12000。公司按12000报税,那你的税率可能从3%跳到10%,得多交好几百!
(拿起笔在纸上写写划划)你赶紧核对以下几点:
1. 看个税APP里5月的收入明细,是不是把2-5月的欠薪全算进去了?
2. 对比合同工资,如果公司单月申报超过8000,但实际每月应发工资没这么多,那就是虚增了!
3. 查查累计收入:前5个月总收入有没有超过年终奖临界点(比如3.6万)?可能影响你全年税负。
(严肃脸)这事儿得抓紧跟公司财务掰扯清楚!要求他们按实际发放月份拆分收入,别都堆到5月。否则你不仅要多交税,年底汇算清缴还得补刀!实在不行,保留证据去税务局投诉——虚报收入可是违规的!
(推眼镜,手指在计算器上随意敲了几下)你这种情况啊,公司这么搞申报,八成是在“凑数”呢。2月、3月报0,5月给你整到8000多,这明显是把前几个月的“平摊”到5月了。
咱先算算账:1月正常发工资,个税按实际交;4月也正常。但2-5月这4个月,公司虽然欠薪,但按理说个税该按实际发放工资来报。现在它5月给你报8000多,这8000里肯定含了之前欠的工资。问题就出在这儿——钱没实际到手,但税可能按高的算了!
举个例子:假设你每月工资本该3000(扣完五险一金),2-5月欠了4个月,5月一口气发12000。公司按12000报税,那你的税率可能从3%跳到10%,得多交好几百!
(拿起笔在纸上写写划划)你赶紧核对以下几点:
1. 看个税APP里5月的收入明细,是不是把2-5月的欠薪全算进去了?
2. 对比合同工资,如果公司单月申报超过8000,但实际每月应发工资没这么多,那就是虚增了!
3. 查查累计收入:前5个月总收入有没有超过年终奖临界点(比如3.6万)?可能影响你全年税负。
(严肃脸)这事儿得抓紧跟公司财务掰扯清楚!要求他们按实际发放月份拆分收入,别都堆到5月。否则你不仅要多交税,年底汇算清缴还得补刀!实在不行,保留证据去税务局投诉——虚报收入可是违规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