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对2023年的费用发票在2024年报销的详细解答:
### 一、2023年的费用发票在2024年报销的可行性及账务处理
2023年的费用发票在2024年是可以报销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对于2023年的费用发票在2024年报销的情况,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 费用发生、发票开具均在2023年,但2024年才来报销:
- 会计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拿到发票时,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其他应付款”;支付报销款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结转时,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税务处理:发生的相关费用,在2023年的汇算清缴时(即2024年5月31日前)进行补扣除。
2. 属于预付性质的发票:
- 会计处理:支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合同资产”,贷记“银行存款”;收到发票时,借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贷记“预付账款/合同资产”。
- 税务处理:将该笔费用在2024年度进行税前扣除。
3. 属于存货采购的发票:
- 会计处理: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 税务处理:发票虽然是2023年的,但是可以在2024年度税前扣除,无纳税调整。
### 二、注意事项
1. 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处理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业务已经发生、属于当期负担的费用就计入当期,和发票是否取得并无必要联系。
2. 追补年限:对于以前年度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其他外部凭证,且相应支出在该年度没有税前扣除的,在以后年度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其他外部凭证或者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提供可以证实其支出真实性的相关资料,相应支出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但追补年限不得超过五年。
3. 合规性:确保所有报销的发票和凭证都是真实、合法、有效的,避免使用不合规的发票或凭证。
综上所述,2023年的费用发票在2024年是可以报销的,但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
以下是我对2023年的费用发票在2024年报销的详细解答:
一、2023年的费用发票在2024年报销的可行性及账务处理
2023年的费用发票在2024年是可以报销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对于2023年的费用发票在2024年报销的情况,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 费用发生、发票开具均在2023年,但2024年才来报销:
- 会计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拿到发票时,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其他应付款”;支付报销款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结转时,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税务处理:发生的相关费用,在2023年的汇算清缴时(即2024年5月31日前)进行补扣除。
2. 属于预付性质的发票:
- 会计处理:支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合同资产”,贷记“银行存款”;收到发票时,借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贷记“预付账款/合同资产”。
- 税务处理:将该笔费用在2024年度进行税前扣除。
3. 属于存货采购的发票:
- 会计处理:验收入库时,借记“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 税务处理:发票虽然是2023年的,但是可以在2024年度税前扣除,无纳税调整。
二、注意事项
1. 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处理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业务已经发生、属于当期负担的费用就计入当期,和发票是否取得并无必要联系。
2. 追补年限:对于以前年度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其他外部凭证,且相应支出在该年度没有税前扣除的,在以后年度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其他外部凭证或者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提供可以证实其支出真实性的相关资料,相应支出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但追补年限不得超过五年。
3. 合规性:确保所有报销的发票和凭证都是真实、合法、有效的,避免使用不合规的发票或凭证。
综上所述,2023年的费用发票在2024年是可以报销的,但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和税务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