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关于一般纳税人收到成本发票如何做账以及会计分录编写的详细解答:
1. 采购原材料
- 当企业采购原材料并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会计分录应为:
```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
- 如果收到的是增值税普通发票,则进项税不能抵扣,相关税费计入购进产品的成本中。会计分录为:
```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
2. 生产成本结转
-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月末根据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情况结转成本,会计分录为:
```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
- 完工产品入库时,会计分录为:
```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
3. 销售成本结转
- 销售商品时结转销售成本,会计分录为:
```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
4. 增值税核算
- 进项税额核算(采购时)已在上述原材料采购部分提及。
- 销项税额核算(销售时),会计分录为:
```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 月末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为: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
5. 其他税费
- 计提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时,会计分录为:
```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
- 缴纳时,会计分录为:
```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
6. 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如办公费、水电费等)会计分录为:
```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
- 销售费用(如广告费、销售佣金等)会计分录为:
```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
7. 财务费用
- 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会计分录为:
```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应付利息
```
8. 利润核算
- 期末结转收入,将各项收入类科目结转到“本年利润”,会计分录为:
```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
- 期末结转费用,将各项费用类科目结转到“本年利润”,会计分录为:
```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
- 计提所得税时,会计分录为:
```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 结转所得税时,会计分录为:
```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
- 年末结转本年利润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余额,会计分录为:
```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 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以下是我关于一般纳税人收到成本发票如何做账以及会计分录编写的详细解答:
1. 采购原材料
- 当企业采购原材料并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时,会计分录应为:
```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
- 如果收到的是增值税普通发票,则进项税不能抵扣,相关税费计入购进产品的成本中。会计分录为:
```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
2. 生产成本结转
-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月末根据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情况结转成本,会计分录为:
```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
- 完工产品入库时,会计分录为:
```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
3. 销售成本结转
- 销售商品时结转销售成本,会计分录为:
```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
4. 增值税核算
- 进项税额核算(采购时)已在上述原材料采购部分提及。
- 销项税额核算(销售时),会计分录为:
```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 月末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为: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
5. 其他税费
- 计提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时,会计分录为:
```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
- 缴纳时,会计分录为:
```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
6. 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如办公费、水电费等)会计分录为:
```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
- 销售费用(如广告费、销售佣金等)会计分录为:
```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
7. 财务费用
- 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会计分录为:
```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应付利息
```
8. 利润核算
- 期末结转收入,将各项收入类科目结转到“本年利润”,会计分录为:
```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
- 期末结转费用,将各项费用类科目结转到“本年利润”,会计分录为:
```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
- 计提所得税时,会计分录为:
```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 结转所得税时,会计分录为:
```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
- 年末结转本年利润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余额,会计分录为:
```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 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更多
淼淼老师
回复
金田老师
2024年12月10日
个体转成的公司和直接成立的公司,两者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这些区别的详细阐述:
1. 法律地位
- 个体转成的公司:个体工商户转为公司后,将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成为法定的民事主体。这意味着公司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法律活动,享有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 直接成立的公司:直接注册成立的公司从一开始就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这是公司作为企业法人的基本属性。
2. 税务处理
- 个体转成的公司:转为公司后,需要按照公司的身份进行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多种税种,税务处理相对复杂。
- 直接成立的公司:从成立之日起就需要按照公司的税务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和管理,同样涉及多种税种。
3. 投资人与股权结构
- 个体转成的公司:个体工商户转为公司时,原经营者通常成为公司的投资者或股东之一,但股权结构可能因新引入的投资者而发生变化。
- 直接成立的公司:直接注册成立的公司在成立时就明确了股东及其出资比例,股权结构相对稳定。
4. 经营规模与业务范围
- 个体转成的公司:转为公司后,由于获得了法人资格和更多的资源支持,经营规模有望扩大,业务范围也可能更加广泛。
- 直接成立的公司:直接注册成立的公司从一开始就根据其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设定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
5. 注册流程与要求
- 个体转成的公司:需要先注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然后按照公司设立的流程重新注册成立公司,包括核名、确定公司住所、编写公司章程、注册公司等一系列步骤。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满足公司设立的相关条件,如最低注册资金要求、股东人数要求等。
- 直接成立的公司:直接按照公司设立的流程进行注册,包括核名、确定公司住所、编写公司章程、验资(如适用)、刻私章、办理验资报告、申请营业执照、刻公章、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税务登记证书等步骤。
6. 名称与时间延续性
- 个体转成的公司:部分地区允许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公司后,保留原有的字号和注册日期,这有助于保持品牌效应和客户信任。
- 直接成立的公司:公司名称和注册日期从成立之日起就是新的,不具有个体工商户的历史延续性。
综上所述,个体转成的公司和直接成立的公司在法律地位、税务处理、投资人与股权结构、经营规模与业务范围、注册流程与要求以及名称与时间延续性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区别。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个人的经营需求、资金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税收政策等因素。
淼淼老师
回复
金田老师
2024年12月10日
个体工商户和公司是两种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阐述:
1. 法律地位及责任
- 个体工商户:非独立法人,其债务属个人负担,经营者需承担无限责任。
- 公司:属于独立法人实体,具备法人财产权,其债务需用公司资产偿还,股东仅承担有限责任。
2. 税负
- 个体工商户:按个人所得纳税,税务负担相对较轻。
- 公司:须遵循企业所得税法规,依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缴纳相应税款,税务管理相对复杂。
3. 设立条件
- 个体工商户:设立条件较为宽松,手续简单,花费较少。
- 公司:注册手续较繁琐,需要满足公司法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如注册资本、股东人数等。
4. 投资人和股权分配
- 个体工商户:仅限自然人投资,不能转让、不能设立分店,独立经营。
- 公司:可以由多人投资,股权结构更具多样性,可转让变更,吸引优质投资人。
5. 优惠政策享受
- 个体工商户: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无法享受到税收优惠。
- 公司:有更大可能性获得税收优惠和其他政策支持。
6. 经营规模及权限
- 个体工商户:规模较小,权限受限,财务管理要求相对宽松。
- 公司:可以扩大规模,拥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需要建立有效而完整的财务制度。
7. 发展模式
- 个体工商户:不能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发展受到限制。
- 公司:可设立多个分支机构,更容易进行市场定位,形成连锁经营的局面。
综上所述,个体工商户与公司在法律地位、税负、设立条件、投资人和股权分配、优惠政策享受、经营规模及权限、发展模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选择哪种形式取决于您的具体需求、经营规模、资金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如果您希望以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手续开始创业,且经营规模较小,那么个体工商户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您计划长期发展、扩大规模并吸引更多的投资,那么注册公司可能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