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啊,这种情况在账务处理上要分几个步骤来考虑。
首先,对于少做的那笔收入,你得先进行账务调整。因为这是以前年度的差错,按照会计准则,应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处理。
假设那笔收入是销售货物取得的,当时应该确认收入但没确认,现在补记的话,借:应收账款(或者其他对应的资产科目,要看当时是啥情况没收到钱)5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
然后,考虑到这笔收入涉及的增值税(如果适用的话),还得补提销项税额。假设增值税税率是13%,那就得再做一个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500(50000×13%),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500。
接着,由于已经进行了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并且补缴了税款,这部分补缴的企业所得税也要进行调整。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是50000×25%(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 12500元。分录是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500,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12500。
最后,要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前面这几个分录做完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是50000 - 6500 - 12500 = 31000元。所以,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1000,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31000。
这样一套账务处理下来,就纠正了之前少做收入的错误,也处理好了补缴企业所得税的事情。不过要注意啊,这些调整的凭证后面一定要附上详细的说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包括为什么少做了收入,怎么发现的,补缴税款的情况等等,以备后续查账的时候能说清楚。
学员啊,这种情况在账务处理上要分几个步骤来考虑。
首先,对于少做的那笔收入,你得先进行账务调整。因为这是以前年度的差错,按照会计准则,应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处理。
假设那笔收入是销售货物取得的,当时应该确认收入但没确认,现在补记的话,借:应收账款(或者其他对应的资产科目,要看当时是啥情况没收到钱)5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
然后,考虑到这笔收入涉及的增值税(如果适用的话),还得补提销项税额。假设增值税税率是13%,那就得再做一个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500(50000×13%),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500。
接着,由于已经进行了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并且补缴了税款,这部分补缴的企业所得税也要进行调整。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金额是50000×25%(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 12500元。分录是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500,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 12500。
最后,要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前面这几个分录做完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是50000 - 6500 - 12500 = 31000元。所以,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1000,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31000。
这样一套账务处理下来,就纠正了之前少做收入的错误,也处理好了补缴企业所得税的事情。不过要注意啊,这些调整的凭证后面一定要附上详细的说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包括为什么少做了收入,怎么发现的,补缴税款的情况等等,以备后续查账的时候能说清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