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详解|第二章 会计基础核心知识点梳理
来源:牛账网 作者:樱桃子老师 阅读人数:10640 时间:2025-10-28
2026年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详解|第二章 会计基础核心知识点梳理
在《初级会计实务》的学习过程中,第二章“会计基础”是构建整个会计知识体系的基石。无论是理解后续章节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内容,还是掌握实际账务处理逻辑,都离不开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本章内容涵盖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等多个核心模块,构成了会计工作的理论框架。
一、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会计基本假设是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四项
1. 会计主体明确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企业应当对其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反映,区分企业与投资者、其他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
2.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或大规模缩减业务,这一假设为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提供了依据。
3. 会计分期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等长的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年度),以便定期编制财务报表。
4. 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通常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在会计确认基础上,主要分为两种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为准,而非现金的实际收付时间。例如,本月已提供服务但尚未收款,仍应确认为当期收入。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有用,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八项质量要求
- 可靠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
- 相关性信息应与使用者的决策需求相关。
- 可理解性清晰明了,便于理解。
- 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及不同企业之间应保持一致的会计政策。
- 实质重于形式注重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
- 重要性对重要事项单独披露,次要事项可简化处理。
- 谨慎性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 及时性信息应在失去时效前传递给使用者。
这些质量要求贯穿于整个会计核算过程,是衡量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分为六大类
1. 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 负债企业因过去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需以资产或服务偿还。
3. 所有者权益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4. 收入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
5. 费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流出。
6. 利润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体现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基于上述要素,形成两个基本会计等式
- 静态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
- 动态等式利润 = 收入 - 费用
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利润表的基础。
此外,将两者结合可得扩展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四、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如“银行存款”“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等。每个科目都有其核算内容和使用规则。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用于连续、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增减变动的工具,具有“T型账户”结构,分为借方和贷方。
五、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现代会计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其核心规则为
-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资产类和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每一笔经济业务至少影响两个账户,保持总额平衡。例如,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表现为“原材料”账户借方增加,“银行存款”账户贷方减少,资产总额不变。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关键在于理解账户性质和资金流动方向,通过反复练习典型业务分录,逐步建立会计思维逻辑。
综上所述,第二章“会计基础”不仅是《初级会计实务》的知识起点,更是贯穿全书的核心逻辑主线。通过构建清晰的思维导图,将会计假设、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与记账方法有机串联,有助于考生从整体上把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026年初级会计考试备考一步到位,海量干货资料前100名免费领取,高频考点、历年真题、教学讲义、电子课件等等资料应有尽有。备考时间有限,资料领取名额有限,有质有量资料多多,多学不累成绩优优,赶紧点击领取吧。
资料三:初级经济法+会计实务常考公式!
资料四:满满干货!初级经济法三色笔记
最后提醒各位:想千万次不如行动一次(去听课>>)!与其被别人卷,还不如卷别人!快来开始学习!!!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