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学历提升 > 备考经验 >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有哪些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有哪些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201 时间:2023-08-05

学历提升网上报名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黑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西藏
  • 内蒙古

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有很多人过来咨询关于学历的相关问题,都对“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有哪些”这个问题怀有不确定的心理,那“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有哪些”答案是什么呢?有兴趣的小伙伴就和小编一起去下文看看吧。

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上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上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思想家。

25、人物思想

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

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

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

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

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高考历史不同时期中共重要会议及其影响

(1)1921年中共一大: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定为奋斗目标,坚持以革命手段实现这一目标。

(2)1922年中共二大: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4)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思想。

(5)“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共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

(6)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7)1935年底的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8)1937年的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9)1938年持久战理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明了抗战发展的正确道路。

(10)1942年整风运动:中共开展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倾和右倾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11)1945年春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2)1949年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

(13)1956年召开的八大,确定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

(14)”文化大革命”后,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5)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

(16)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17)1982年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8)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1992年的十四大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还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97年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1)2002年的十六大确定的考点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综上所述就是关于“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有哪些”的详细解答了,看完是不是也找到答案了,那小编很高兴帮助到大家,如果阅读中还有什么不了解的问题可以咨询在线答疑老师哦!

+1

分享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交流参考!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www.niuacc.com/zxxlts/333693.html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