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
来源:牛账网 作者:呆呆老师 阅读人数:13466 时间:2020-03-16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经常会涉及到“免抵退税”的核算。“免抵退税”核算起来比较复杂,对于初当会计的同学来说学习起来有些困难。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学习下,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
“免”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可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内销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出口企业全部原材料均从国内购进(无免税原材料),“免抵退”办法(五步法):
1、剔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退税率)
2、抵税:计算当期应纳增值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第一步计算的数额)-上期留抵税额(小于0进入下一步)
3、算尺度: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4、确定应退税额(第二步绝对值与第三步相比,谁小按谁退)
【注意】第二步绝对值大于第三步的情况下,第二步绝对值-第三步=下期留抵税额。
5、确定免抵税额
第三步-第四步=免抵税额。
举例: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3%,退税率为9%。2019年5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增值税26万元,货已入库。上期期末留抵税额3万元。当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销项税额13万元。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要求:计算应退税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3%-9%)=8(万元)
应纳增值税额=100×13%-(26-8)-3=-8(万元)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9%=18(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8万元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18万元,故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8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18-8=10(万元)。
会计分录:
(1)采购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6
贷:银行存款 226
(2)销售货物(内销)
借:银行存款 113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3)销售货物(外销)
①实现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 200
②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 8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
③收到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单》后: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8
④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8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8
好了,以上就是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更多税收计算的学习,请继续关注牛账网吧
备考2025年税务师考试应该提上日程了,预约2025年税务师课程不仅报名可以最高优惠300元,同时还有更多超值干货备考资料免费送给你哦,赶紧行动吧!
资料一:税务师考试《66道母题》直接刷!
资料四:税务师学霸笔记+冲刺模卷!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