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发放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缴扣除如何计算?
来源:牛账网 作者:木槿老师 阅读人数:12046 时间:2020-10-22
对于大部分从业者来说,按月发放工资还是占大多数的,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一次性发放的,和按年发放的,那有学员知道按月发放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缴扣除应该如何计算吗?下面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具体如下所示:
(1)“按月”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①适用税率。
执行“累计预扣预缴制”,适用“七级超额累进预扣率”。
②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注意1】减除费用按“5 000元/月”累计。
【注意2】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
③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举例1】北京某公司职员赵某,2019年1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20 000元,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合计为4 500元,赵某为独生子,父母现年65岁,育有一子现年5岁接受学前教育,名下无房,现租房居住,计算赵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计算过程】①“生计费”扣除=5 000元
②专项扣除(三险一金)=4 500元
③专项附加扣除=1 000(子女教育)+1 500(住房租金)+2 000(赡养老人)=4 500(元)
④扣除项合计=5 000+4 500+4 500=14000(元)
⑤应纳税所得额=20 000-14 000=6 000(元)
⑥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 000元,适用税率为3%。
⑦应纳税额=6 000×3%=180(元)
【举例2】计算赵某2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计算过程】①“生计费”扣除=5 000×2=10 000(元)
②专项扣除(三险一金)=4 500×2=9 000(元)
③专项附加扣除=[1 000(子女教育)+1 500(住房租金)+2 000(赡养老人)]×2=9 000(元)
④扣除项合计=10 000+9 000+9 000=2 8000(元)
⑤应纳税所得额=20 000×2-28 000=12 000(元)
⑥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适用税率为3%
⑦应纳税额=12 000×3%-180(1月已纳税款)=180(元)
对于个人所得税相关知识点的考察,从初级一直到注会都会有所涉及,而且历年都是重点考点,因此报考这些考试的考生,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应该需要熟悉,此外对于初级考试牛账网也有专业的考证课程,感兴趣的学员不妨了解一下吧,点击了解详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