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区别有哪些(一文教你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2277 时间:2023-09-05
小编又来啦!这一期小编分享的主题是“会计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区别有哪些(一文教你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处理,这节课是最近小伙伴们咨询最多的问题,说明大家对“会计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区别有哪些(一文教你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都不了解,小编下面就来给大家做一下总结分享在下文,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下文全文资料来记笔记学习一下吧。
一、何为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反映的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用货币表现出的新增生产成果,是总成果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新增加的价值。
通过统计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可以反映工业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情况。
为此,工业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工业增加值如何计算?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具体如下:
1.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比较直观、明了。
生产法的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其中:
(1)工业总产值包括当期生产出成品价值、自制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以及对外加工费收入。
(2)工业中间投入包括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用于工业生产活动,如服务费用。
工业中间投入一般采用倒算法,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分别减去该三项费用中工资、福利费等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倒算出中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
(3)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计算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2.收入法
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要素分配的角度入手。
收入法的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其中:
(1)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按一定比率提取的折旧,还包括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
(2)劳动者报酬包括用人单位以货币和实物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等
(3)生产税净值是企业向政府缴纳的税额与政府向企业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差额。
(4)营业盈余是工业总产出扣除工业中间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后剩余的部分。
小编分享的“会计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区别有哪些(一文教你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具体内容都在上方,对本文“会计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区别有哪些(一文教你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还有不懂得,可以点击我们的网站,领取会计做账资料包进行了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