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上咋么处理外币折算差额(一分钟带你了解外币折算差额的三种会计处理方法)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2267 时间:2023-09-23
会计上咋么处理外币折算差额(一分钟带你了解外币折算差额的三种会计处理方法),有些财务小伙伴们对其相关的处理并不是很清晰,今天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内容放在下文,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阅读以下文章吧。
(一)初始确认
1.企业发生外币交易的,应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2种选择)
2.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无论是否有合同约定汇率,均不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而是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这样,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相等,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3.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4.外币兑换业务
(二)期末调整或结算
1.货币性项目
(1)货币性项目:是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包括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不包括“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
其中:
货币性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特殊:合并报表的处理);
货币性负债: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2)期末或结算货币性项目时,应以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该项目因当日即期汇率不同于该项目初始入账时或前一期末即期汇率而产生的汇率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期末外币货币性项目调整步骤如下:
①计算外币货币性项目外币余额;
=期初外币余额+本期增加的外币发生额-本期减少的外币发生额
②用外币余额乘以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计算记账本位币余额;
调整后的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当期期末汇率
③上述记账本位币余额与原账面记账本位币余额的差额即为汇兑差额。
汇兑差额=调整后的记账本位币余额-调整前的记账本位币余额
(4)企业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为外币借款时,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由于外币借款在取得日、使用日及结算日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非货币性项目
(1)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如:固定资产)(如果调整,折旧、摊销、减值等会不断变化,与事实不符)
(2)对于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统一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3)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
若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4)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汇兑差额的处理
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非货币性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形成的汇兑差额,与其公允价值变动一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③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的外币利息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④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外币现金股利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上咋么处理外币折算差额(一分钟带你了解外币折算差额的三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内容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吧,财务工作就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工作,很多政策都是不断在变的,想了解跟多相关内容可以来牛账网哦,我们有专业的老师为您解答疑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