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会计实操 > 涉税处理 > 支票业务存在的风险有哪些(一文浅析“票据业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支票业务存在的风险有哪些(一文浅析“票据业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3853 时间:2023-09-23

免费提供专业会计相关问题解答,让您学习无忧

勤勤老师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 一级讲师

会计实操免费试听入口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黑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西藏
  • 内蒙古

支票业务存在的风险有哪些(一文浅析“票据业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新手会计对这方面比较迷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阅读以下相关文章,希望能在工作中帮到大家。

信用风险

即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 因承兑银行资金头寸紧张, 而造成银行承兑汇票延迟承兑或不承兑, 或承兑行不守信用,甚至有意压票,不及时划款使贴现银行面临的风险。票据业务作为一项中间业务,部分承兑银行放松审查,放宽条件,超越自身能力大量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造成银行信用的极度膨胀,致使承兑到期无款垫付,形成风险。

[ 防范要点 ]

①要确保贴现票据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②要捕捉市场信息,了解票据市场上出票行的一些信息;

③对于县级支行开出的大额连号票据并且出票人为一般性企业的要谨慎办理;

④加强对承付后的资金跟踪管理,对于承兑到期后票据的付款人为企业或并非是承兑行的情况要注意分析。

市场风险

票据业务的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利率风险指由于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上涨,出现买进与卖出利率倒挂和票据资产与资金成本倒挂;

[ 防范要点 ]

①是及时收集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了解管理层的思路和动向,掌握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要注意观察央行的市场操作,如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准备金率等;

②要参照票据市场转贴现指导利率和货币市场的七天回购利率;

③每年6月下旬和12月下旬都是市场利率变化不稳定的时期,要注意多观察基本面;

④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渠道,随时收集票据市场交易利率,了解其发展趋势,总结变化规律;

⑤是加强与同业的沟通联系,了解其业务发展状况,判断其利率走势。

流动性风险指叠加的票据杠杆风险。如月中、季中鼓肚子增持超过既定持票规模的票据;在他行的表外代持资产到期回表;卖出回购到期;协议约定的远期买断到期等。因市场流动性趋紧、信贷规模趋紧等原因无法压降持票规模,或无法及时入表而造成的违约风险。

[ 防范要点 ]

需要总部建立和全行执行票据业务流动性缺口管理规则,进行缺口值统计,宏观把握全部分支机构的杠杆、错配数据情况,设定缺口金额上限,避免过度杠杆和错配导致的信贷规模超标及远期资金兑付压力,以此保持可控的流动性风险。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指银行等机构研发的以票据为标的,市场现行体系还未开展的创新型业务,其操作模式不符合我国票据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票交所等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因此造成的监管风险。

[ 防范要点 ]

建议票据创新产品的推出采取审慎原则,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经风控和法规部门审查通过,满足内部风控及相关要求的情况下试点开展。

待试点结束,该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利润预期和监管要求后,再进行全行、全机构有针对性的复制推广,正式上线前建议向对口监管部门进行报备。

操作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的操作风险主要是票据行为风险和付款人支付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是要式证券,只有具备了《票据法》规定的记载事项才是合法的票据,任何票面或背书的瑕疵都会造成贴现银行的支付结算风险。

银行在办理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由于操作不慎或审查不严, 误将有瑕疵的汇票或票面要素不全及伪造、变造的票据办理了贴现而造成的风险。

同时,结算人员票据基本知识缺乏会导致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基层银行普遍存在着票据专门人才不足、缺乏培训、没有足够的票据鉴别器材等问题;

另外,银行机构间竞争日益激烈,各银行机构为争揽业务,违规开立账户,降低票据结算收费标准,对票据审验不能按要求操作, 导致票据的支付风险。

具体表现为:

一是银行在签发承兑汇票时放松了对申请人的资格审查,大量签发、承兑无真实贸易背景或不能确认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违规办理承兑业务;

二是银行为了多办贴现业务,放松了贴现审查条件,疏于贴现资金流向监控,造成贴现资用途不当,使银行信贷资金遭受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三是高风险的信贷业务有向低风险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转嫁风险的趋势,大量的信贷资金进入承兑保证金,也是银行被迫垫付资金的原因之一。

[ 防范要点 ]

(1)制定和完善全面、系统的内控制度。既要把票据业务纳入信贷部门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授权授信管理,又要加强会计部门独立的防范风险和审查监督作用;坚持双人调查、双人审查和双人审批;加强业务检查、辅导和监督,纠正违规行为,杜绝各类隐患,保证票据业务正常有序开展。

(2)加强重要空白凭证和业务用章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空白银行承兑汇票和汇票专用章的使用和管理,严格出入库、领用、登记、交接、作废和销毁制度,坚持印、押、证分管原则,禁止出现“一人多岗”、“审贴不分”的情况,尤其要防范内外勾结、伪造和变造票据、“假作废,真盗用”、“大头小尾”等重大操作风险。

(3)加强票据审验和查询查复环节的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确保票据审验人员的上岗资格和专业能力,严禁以票据查询代替审验,避免出现单人审验情况。要规范查询方式和程序,对大额银行承兑汇票必须坚持双人实地查询。

欺诈风险

由于票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利用票据诈骗银行资金是当前金融业务中的一个新的风险源。对票据真伪的辨别能力不足,存在受理伪票的风险。随着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制假水平的提高犯罪分子的票据诈骗手段越来越隐蔽,方法也越来越多,在缺少先进的检测仪器的情况下,仅凭肉眼观察鉴定票据的真实性,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

具体表现为:

一是伪造、变造银行承兑汇票。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银行承兑汇票,先签发真汇票,再根据真汇票伪造内容完全相同的假汇票即克隆票,以假乱真,在兑付环节上如果在审核和查询票据稍有不慎,就会使犯罪分子得手,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另外,如果出现内外勾结现象,就会有真票据、假行为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假票”,同样会造成重大损失。

二是票据调包,以“做生意”的幌子,用事先伪造好的假票据替换掉真票据。

三是伪造商品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复印件,或关联企业签订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品交易合同,骗取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贴现,套取银行资金。

[ 防范要点 ]

1、注意从承兑汇票外观上鉴别真伪。银行承兑汇票的印刷有着严格的规定,其色泽、尺寸、花纹图案都有不同于其它重要空白凭证的特点;各签发行都有各自银行特定的暗记和行徽,紫光灯下,其水印图案、各色纤维清晰可见;冠字号码在汇票背面呈红色渗透效果等等,这些都是防伪的第一道屏障。

2、注意从票面记载事项上鉴别真伪。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集结算、融资功能为一体的结算工具,对其票面的记载事项填写都有严格的要求,如付款行全称填写的语序,大写日期月、日填写应加“零”等。犯罪分子不可能完全了解银行内部规定,因此容易在伪造票据“记载事项”环节上露出马脚,故审查汇票的记载事项是识假防诈的重要环节。

3、注意对汇票专用章的鉴别。各专业银行都有自已统一刻制的汇票专用章,都有确定的规格、字序和字间距。假票上的印章与真正的汇票专用章一般都有较大的出入,因此,受理汇票时,首先应到汇票签发行对应的本地行对汇票专用章折角核对,辨别真伪。

4、加强交易背景及业务需求真实性审查。办理承兑业务时,要加强商品劳务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资料的审查,确认汇票用途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要关注并分析客户办理承兑业务的真实需求,与承兑总量对应的交易总量要与企业基本需求一致,所签购销合同符合其经营能力和经营规律。办理承兑业务后,要及时收集增值税发票等资料并进行认真审查。

5、通过对票据业务的前中后期基于制度进行有效监管能够在早期发现风险,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加强承兑汇票 的甄别是防范操作风险的另一重点。通过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失误的概率,防止虚假票据带来的业务风险。

好了,以上有关“支票业务存在的风险有哪些(一文浅析“票据业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上述的内容希望可以为大家日常的增值税处理工作有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注册牛账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一:真的可以做到报税不加班,不出错了!

资料二:增值税、个税、社保…网上报税申报流程(电子版分享)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有会计证,但没有实操经验该怎么办?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1

分享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交流参考!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www.niuacc.com/zxsscl/474577.html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