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泡沫是如何形成的(资产价值泡沫背后的逻辑)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123 时间:2023-09-21
近来一个热议的话题就是关于财税了,财税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资产泡沫是如何形成的(资产价值泡沫背后的逻辑)”想来也有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充满疑虑,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这部分内容,快来一起深入学习了解吧!
背景介绍:
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以及国际金融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出现结构性缺陷,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制度原因。同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全球经济出现失衡,是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基本机制。在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制度的过度创新,也促进了全球流动性的过剩。全球流动性过剩带来的不是通货膨胀,而是资产价格泡沫。流动性黑洞和资产价格泡沫会导致经济衰退。在80年代初期,拉丁美洲国家出现债务危机、90年代初期,日本出现金融泡沫、21世纪初美国出现网络泡沫以及阿根廷出现了金融危机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的表征是资产或者信贷价格泡沫的奔溃,导致了货币流动性的大规模消失,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企业丧失了偿债能力,私人需求和贸易流动就会下降,就导致经济出现大规模的萧条。
浮动汇率并未能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局面
国际货币体系结构性的缺陷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制度原因,浮动汇率制并没有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全球经济失衡的状态,经济失衡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其规模更大,在浮动汇率制下,流动性的数量规模要大得多,很容易产生流动性过剩。在传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固定汇率制的纪律性约束,资产价格的膨胀局限于一个相对较小的水平,但是在国际金额体系下,资产价格的膨胀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很容易造成资产或信用价格泡沫,当这种泡沫持续持续到一定阶段,就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失业。
为何要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泛滥,高债务,低增长会迫使货币政策不断宽松,2019年以来,多个国家宣布降低利息,全球的主要央行采取的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降息的空间有限,基准利率过低意味着降息的空间是有限的,在货币政策宽松方式的选择方面,只能更加依赖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政府的债务水平过高,在2018年末,美国的全部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高达98%以上,在这种高债务和低增长双重压力下,全球主要央行会更多的依赖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会出现货币流动性增强的局面
有学者就提出,发达经济体过度的宽松货币政策和金融制度的过度创新就会导致全球流动性的增加。美国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崩溃之后,后又发生的911事件,这对美国经济带来更严重的打击,美国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的利率从6%降低到1%,创下了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经济泡沫以来,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实施了极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包括银行贴现率在内的利率很多都接近0,欧洲国家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不断下降,造成欧元供给和英镑供给的增加,使欧元在全世界的流动性加强。
如何衡量货币流动性的增加?
最重要的指标是货币总量对名义GDP的比重,货币总量是指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之和。发达国家经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金融自由化举措导致了金融制度过度创新,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失衡。国际经济的失衡导致了一定规模的流动性过剩,国际金融市场的失衡不仅极大扩大了流动性过剩的规模,而且还提高了过剩流动性的流动速度。余永定把流动性过剩问题归结为货币供给问题,货币需求的减少导致流动性过剩。实质上,全球经济的失衡也是货币流动性在全球范围内需求和供给的一个动态过程。
为什么货币流动性增强以后没有带来通货膨胀?
在2001年之后,发达国家经济体的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制度的过度创新,极大提高了全球流动性的数量和规模,为什么全球流动性供给过剩并没有带来通货膨胀?从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的角度来看,由于新兴经济体加入了经济全球化过程,提供了廉价的商品,那么就会抑制发达国家商品价格的上涨,从而表现出比较低的通货膨胀。其次,如果巨额过剩的流动性流入到实体经济的话,必然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这些流动性被引入到资产市场中,引起的资产价格而不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从而会表现出泡沫化经济。这种货币自我增值的“虚假”或者“伪装”的货币需求,对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产生了极大的挤出效应。
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出现了“高债务”、这种“高债务”导致了政府部门杠杆率水平大幅度上升,另外,也带来了金融条件的大幅放松,全球债务水平过高,就会积聚大量的信用风险。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变慢,全球价值链扩张速度变慢,贸易自由度下降。人口老龄化、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总需求不足会抑制通货膨胀的上涨,以及原油价格难以持续上升,原油价格难以大幅度上涨会对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
高的通胀一定是货币发行过多导致的,但是货币发行过多不一定会导致高通胀,货币超发是否会产生高的通胀还取决于商业银行以及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行为,因为中央银行无法影响到总供给也无法影响到总需求,只有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并且配合货币条件的时候,才会刺激通货膨胀。
结语:
可见,资产价值泡沫化和货币泛滥以及消费不足息息相关,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结合浮动汇率,大大提高了货币的流动性,但流动性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部门,实虚脱离环境下,这种货币自我增值的“虚假”或者“伪装”的货币需求,对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产生了极大的挤出效应。没有通货膨胀并非是件好事,正确引导货币流动走向,提升消费潜力,缓解实虚脱离状况,提升资产价值“实体化”。
同学们看完“资产泡沫是如何形成的(资产价值泡沫背后的逻辑)”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呀?如果对“资产泡沫是如何形成的(资产价值泡沫背后的逻辑)”问题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向我们的在线老师进行进行咨询,如果想要了解提升学历其他方面知识的同学,可以加入群聊,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探讨,还有不定时干货福利发放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