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股权方法有哪几种呢(股权合理稀释的三种方法)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628 时间:2023-09-14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您可以随时都能接触到有关财税类的问题,但我们要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呢,下面小编就“稀释股权方法有哪几种呢(股权合理稀释的三种方法)”问题来细细讲解一下,希望对您有帮助。
10 家公司,9 家缺钱——唯一不缺钱的,很可能是因为不谋求更大发展。
企业家缺钱,不是“特殊状态”,而是“常态”。只要企业家想不断发展壮大,就一定会存在融资的需求。
而金融的角色,最初就是帮助实业完成融资需求的——金融业本身并不能创造财富,它只能完成财富的更合理配置。
金融的本质就是“权利交换现金流”——即出让一些权利,换回现在所需的现金流。
金融三种权利第一:消费权:消费者提前购买未来才能消费的产品与服务;
第二:收益权:投资者为获得某项目未来的收益而购买到的权利;
第三:股权:股东对所投资的公司所享有的权益,是企业所有权的表现形式。由多种细分子权利构成。
无论有多少种金融工具,无论有多少类金融创新,都是这三种权利的应用,有的是单独应用某种权利,有的是把这些权利组合应用。
这三种权利的不同组合,能帮助企业换回“社会的钱”与“未来的钱”。
消费权比较容易理解,像我们常见的“充值卡”,“年卡”,就是消费权的交换。
知识要点:消费权的常见应用
(1)疗程卡:美容院卖给客户的“疗程卡”,一次性收3000元,让客户可以分10次来享受某项服务。就属于“消费权”交换现金流。美容院把未来10次的服务,提前卖给客户,这就属于“未来的钱”
(2)年卡:健身房卖给客户一年场地及器材使用权,客户只需要支付1800元,就可以不限次数的使用健身房的场地。相当于健身房拿未来1年的场地使用权,换回来1800现金流。
(3)充值卡:饭店向客户推销充值消费卡,只要客户一次性充值2000元,以后来吃饭就可以每餐打9折。相当于饭店把未来的饭菜提前卖给了客户。
消费权是最常见的融资方法,其主要针对大众消费者,金融不高,但可以换回不少的现金流作周转。同时,也可以提高锁定客户。这是一举两得的常规金融手段。
但这种方法融回来的现金也有缺陷,一则可能会降低企业利润,二则可能会在造成企业盈利的“错觉”,误导企业经营行为;三是金额总数不高,很难解决企业更大规模融资需求。
消费权的预售,准确来讲,更像企业的“负债”,因此使用需要谨慎,作全盘考虑后再决定!
“收益权”则更适合企业做大规模的融资,而且操作起来也并不麻烦!
“收益权融资”是指把某种项目获取收益的权利,提前卖给投资者。这种融资方法操作简便,风险低,后续麻烦少,更适合中小企业运作!
“收益权融资”是指把某种项目获取收益的权利,提前卖给投资者。这种融资方式操作简便,风险低,后续麻烦小。更适合中小企业来运作。
还记得前面“无人消毒毛巾工厂”,“太阳能发电设备”,“数码钢琴”这类项目吗?
他们都是使用这种权利解决的融资问题——不但很容易操作,而且不涉及到股权,因此没有什么隐患。
关键是这种权利比较容易掌握,我们更鼓励大家使用这种权利来获得大量的现金流。
案例分析:用收益权来融资建厂
前文所述的“无人消毒毛巾厂”概念提出后,获得了政府及当地国企的认可与投资,但该老板还缺一部分资金,于是准备用“收益权”来融资。
他找到当地的众多消毒毛巾厂的老板,跟他们说:
“你们原来的工厂人工耗费多,成本高,消毒还不达标,而且天天互相抢客户,恶性竞争,赚钱太辛苦。
现在我要来建“无人工厂”,可以彻底解决大家的问题。你们现在不用自己运营工厂了,只要每个人交20万给我,我就把一个经营区域划分给你。这样的好处非常大:
第一,无人工厂生产出来的消毒毛巾,成本比你们原来的低一半,而且你们再也不用养工人了,只要定期派人来总厂取货,再送给你们原来的客户即可,这样既省钱有省力。
第二,本市市场现在每人划分一块,各自经营好自己的市场即可,你们不用再竞争了,可以安心赚钱。
第三,由于你们客户稳定了,成本降低了,预期一年的收益可以达到100万以上。跟你们原来每年辛辛苦苦的干一年,才赚40-50玩来比, 你们总收入将大幅度提高。
第四,由于新工厂的消毒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政府也投资了;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未来的发展,可以安心从事这个行业,因此这是大家长久稳定赚钱的好机会”。
经过上述的分析,获得原来的消毒毛巾工厂老板们的普遍欢迎,于是纷纷购买“经营权”——也就是“收益权”。
这样属于“一箭三雕”,一则解决了融资建厂问题,二则解决了开拓市场问题,三则解决物流配送及服务问题。
这就是典型的金融模式,运用的就是“收益权”工具。
“收益权”并不难理解,结合上述案例大家就会明白,只要实业项目本身有吸引力,再配合适当的盈利分配机制,社会上的资金很快就会进来——而其也不会牵涉到便觉去哪,否决权,分红权等一系列的股权麻烦。
但与此同时,绝大部分老板却还在说:“缺钱”,“融不到钱”,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中小企业真的融资难吗?
其实,这都是误区,企业家从今天开始,要彻底转变“缺钱”的思维,企业根本不缺钱,缺的是智慧……
融资的关键
知识要点:融资的关键是什么
假如你面前有个水杯,容量是300毫升,那么请问,如何才能装进1000毫升?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把容量放大到1000毫升,如果不放大容量,只有拼命灌水,那么除了300毫升以外,所有的水都会流出来。
那假如你想装1吨水进去该怎么办呢?
同样的思路,只能是继续放大你的容量,把它变成1吨的容量即可。
那假如你想装下一个水库的水呢?
想装下一座湖泊的水呢?
甚至你想装下整个太平洋呢?
答案都是如此。能装多少水的关键是“容量”,而不是灌水本身这件事。
企业融资是同样的道理。“容量”相当于你的战略系统,相当于你的商业模式,相当于你的盈利潜力。
好项目永远不缺钱,缺钱的基本都不是好项目——这是投资界的常识。企业家应该把精力放到项目的优化上,比如客户需求定位,产品及服务的研发,商业模式的优化,战略的打造……
这都是“做好实业的硬功夫”,没有这些基本功,天天喊“缺钱”,天天要融资,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金融的本质是现金流,而现金流只是流向能增值的地方,而不是亏损的地方,所以,打铁还要自身硬,融资要有好战略。
好项目来源于企业家的智慧,融资真正的关键是智慧——拥有营销的智慧,可以快速高价卖货赚钱;拥有商业模式的智慧,可以搭建“收费站”,强 力控制对象,产生持续自动收益。
没有企业经营的智慧,钱为什么要给你来支配?
商场“马太效应”处处皆是,巨额资本都流向大企业,大公司去了,中小企业能融到的很少;究其本质,就是“智慧吸引财富”的另一种说法。
知识要点:马太效应圣经《新约·马太福音》有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乍听起来,好像很不公平,有点“劫贫济富”的味道——但这个社会之所以能发展,就是因为资源不断流向能增值,能创造新财富的人手中聚集的结果。
优秀的战略决策来源于智慧,而智慧来源于学习。
所以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是知识—— 没有学习力的人,就必然被客户淘汰,被银行淘汰,被竞争对手淘汰,被社会淘汰。
“收益权”简单直接,针对项目本身论价值,又不牵涉股权,不会干扰企业运营,是企业家融资首选。
而“股权”则比较麻烦,需要掌握很多相关知识,尤其是公司法的知识,请大家务必要谨慎。
收益权融资需要注意一下要点:
知识要点:收益权融资注意事项(1)有竞争力的产品和项目(2)安全的收益预期或协议(3)详实的样板数据或客户案例“好产品”,“好预期”,“好样板”是收益权融资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最好都具备,才会让投资者真正相信。
“无人工厂”案例中,具备“好产品”,“好预期”这两个要素,虽然没有第三个“好样板”,但不影响他的吸引力。
所以,融资的关键是“放大容量”,而不是“胡乱灌水”——到处找投资人,天天讲PPT,而不专注产品及战略优化上,都是“不务正业”
“收益权”是企业首选的融资工具,但企业家也要学习一些“股权”融资的知识,这对于大额融资,甚至是走到资本市场,都是必要的基础知识!
股权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所有权,准确来讲,它不是一种去权利,而是多种“细分子权利”的汇集,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这些细分子权利,才能方便使用股权利器。
股权常见的子权利,包括“表决权”,“否决权”,“分红权”,“董事提名权”,“优先受让权”…….
这些子权利都有自己的特殊定义与价值,企业家如果没有详细规定好这些权利的分配与使用条件,容易就被这些子权利所束缚,最终公司无法经营,企业无法发展。
大多数企业家想用股权做融资,只是想分配分红权,而不是表决权。也就是说,愿意给别人收益,而不愿意让别人影响他的管理与决策。
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公司的章程来约定,也可以通过巧妙的多层次公司控制结构来实现。
请认真学习下面的案例,了解股权设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逻辑:
案例分析:如何不花钱控制一家工厂
某工厂研发了一种高科技汽车用品,可以有效去除车内异味及甲醛等又害气体。但该工厂不擅长推广,多年来苦苦维持,不见起色。
A老板发现此产品,决定尝试一下帮忙做市场。他多次努力,帮该工厂找到了某大型汽车集团的总部,进行大量的技术测试后,效果令该汽车集团非常满意,于是陆续开始下单订购。
很快更多的汽车厂及大型连锁4S店知道此产品,准备下单订购。
此时,眼看此工厂即将转亏为盈,飞速发展之际。A老板担心该工厂把他甩掉,于是想控制住这家工厂;经过谈判,双方约定,如果要收购的话,该工厂估值1000万,可售60%的股权,即A老板需要投资600万。
但A老板又担心目前获得的订单只是假象,万一不可持续或是有更新的产品出现,替代了此产品,那么他投资的600万就风险太大了。
因此,A老板详设计一种模式,不用自己出钱,但还要控制住这家工厂,他只赚经销差价即可,不想赚工厂的生产利润;利润可以让给别人。但工厂股权要在自己控制之内,由自己决定工厂未来的方向。
但直接找其他投资人出600万的话,他又担心该投资人绕开他本人,直接跟工厂老板谈,他无法控制投资人。
看上去很难办的事,学习“战略学”的股权设计技巧之后,他就找到了解决办法。
他先跟工厂签订收购协议;然后注册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甲公司”,由A老板本人控股。
然后再成立一家“有限合伙企业”,简称“乙公司”;由“甲公司”做“GP”,即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r)
然后以“乙公司”的名义,执行跟工厂签订的收购协议;乙公司获得该工厂的60%股权。
那么,工厂的控股权就掌握在乙公司手中了。而乙公司的管理权又在“甲公司”手中;而甲公司又在A老板的控制下。
所以,A老板事实上一分钱也没出,就间接控制了工厂60%的股权。
虽然那6个人共出资600万,但只能分享工厂的60%的收益分红,而根据“合伙企业”的法律规定,他们无法管理“乙公司”,也就自然无法控制该工厂。
更关键的是,按法律要求,合伙制企业中的GP要承担无限责任。但由于乙公司的“GP”不是A老板自然人,而是“甲公司”;“甲公司”又是“有限责任公司”。
因此,“甲公司”成为A老板事实上的防火墙。他既控制了该工厂,又没出钱,还不用承担未来投资的风险。
多层次股权结构示例图
这就是股权融资中非常巧妙而有效的结构设计。
这种股权设计需要企业家仔细琢磨,认真了解“有限责任公司”与“有限合伙企业”的章程设定与治理差别。
尤其是“有限合伙企业”,跟普通公司的差别是较大的。
知识要点:有限合伙企业常识
“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要点,可以概括为“同股同权,有限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的治理要点,可以概括为“出钱的不管事,管事的不出钱;出钱的承担有限责任,管事的承担无限责任”
上文中提到的“普通合伙人”(即GP)主要是负责公司管理与运作的;而“有限合伙人”(即LP)是负责出资及分享收益的。
GP出资额一般较少,但每年要收重管理金额的2%做管理费,同时享受20%左右的投资收益。LP是真正的出资人,无论公司是否赚钱,都要支付2%给GP作“劳务费”,分享投资收益的80%。
如果投资失败,LP用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假设合伙公司募资1000万,结果全亏了,还负债100万。那么,LP不用再出钱补上,由GP来承担这100万负债——这本意是为了让GP不要把公司故意做亏,未来避免道德风险。
所以,GP名义上要承担无限责任。但如果GP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那么实际上就把无限责任,变成了有限责任。
我们再通过下便来快速了解“与限合伙企业”的特点,方便大家借助这种结构完成融资。
有限合伙企业的GP与LP的差异对比
上述案例是一个经典的股权融资案例,既解决了对工厂股权的收购,也完成了投资者与管理层的分离。最终,各得其所。
A老板获得了对工厂的控制,可以安心的发展全国的市场,又没有出资,不用承担收购成本。投资者赚工厂利润,他来赚经销利润,各取所需。
因此,优秀的股权结构设计,就是运作多种工具,实现对“决策者”,“投资者”,“管理者”三种角色的搭配与激励。
知识要点:股权设计的注意事项
(1)决策者:决策团队要牢牢控制住公司,表决权最好超过67%;
(2)投资者:投资者可以多拿分红,但最好与决策层,管理层分离;
(3)管理者:对管理层要进行股权或分红权的渐进性激励。
对“决策者”,要想办法留住控制权;对“投资者”。要限制其对公司的干预;对“管理者”要实现有效激励。同时把这三件事都设计好,就是好的股权设计。
前述案例实现上就已经解决了这三个问题。A老板成为事实上的“决策者”,不要太多的分红权,只要控制权,使用GP完成了这一任务。
6个投资者只想稳定赚钱,不愿意参与管理,于是LP角色最适合他们。
原工厂的老板及工厂运营团队,转换为“管理者”,保留40%股权,继续承担工厂研发及生产任务。
未来让他们做的更好,A老板可以从GP的分红12%(60%工厂股权X20%合伙企业GP分红=12%总分红)中,再拿出一些来,奖励给表现优秀的管理成员。新团队的控制权及分红权的分配,如下表所示:
重新组合后的工厂控制及收益分配结构
在初创公司,三种角色往往是同一批人;但随着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这三种角色会逐渐分化并独立,越是规模大的公司,为了更规范的治理,就不得不找到三类人分别来担当三种角色,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就是这样。
董事会充当了“决策者”,全体股东是“投资者”,CEO及管理团队就是“管理者”。好的股权设计,就要让这三类人各尽其职,各得其所,互补共赢。
综上,股权融资是企业实践之中,面对机构投资者的常见方法,金额较高,是大额融资的基本来源之一。
目前我们介绍了三种融资方法,下面做一个综合的对比:
三中融资方法的对比
做综合的对比之后,大家就会发现,“收益权”是相对比较简单又安全的融资渠道,而且事后麻烦少,不会对企业运营造成太大干扰。因此,建议企业家要尽量使用“收益权”做融资。
以上就是“稀释股权方法有哪几种呢(股权合理稀释的三种方法)”全部资料内容啦!想了解有关“稀释股权方法有哪几种呢(股权合理稀释的三种方法)”更深层次财税方面知识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们的网站或者加群,有不了解的知识点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还可以找老师领取实操资料以及试听课程,关注小编下期见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件需要毅力、需要耐力的事情,在会计这个行业,政策变化、知识更新都是较为常见的事情,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夸夸其谈,为了让小伙伴们在学习的道路上顺顺当当,牛账网现推出税务资料免费领的活动,纯干货、纯赠送,赶紧看看吧。
资料三: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