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牛账网 > 初级会计师 > 经济法基础票据期限全解析!提示承兑与提示付款的区分要点

经济法基础票据期限全解析!提示承兑与提示付款的区分要点

来源:牛账网 作者:樱桃子老师 阅读人数:10842 时间:2025-09-24

在《经济法基础》的学习中,票据法律制度是重点章节,而其中关于各类票据的“提示承兑期限”与“提示付款期限”更是考生容易混淆的难点。这两个概念虽然都与票据权利的行使时间相关,但其法律意义、适用对象和后果却截然不同。准确理解和区分它们,对于应对考试和实际应用都至关重要。

一、基本概念辨析

提示承兑,是指持票人向汇票付款人出示票据,并要求付款人承诺到期付款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请付款人先表个态,承诺到时候会付款”。它主要适用于汇票(特别是远期汇票),因为汇票可以是见票即付,也可以是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见票后定期付款。对于后三种需要确定到期日的汇票,持票人必须先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付款人承兑,以明确付款责任和最终付款日期。提示承兑是行使付款请求权的一个前置步骤,其核心目的是“确认付款义务”。

提示付款,则是指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日后,向票据的付款人或承兑人出示票据,请求支付票面金额的行为。通俗讲,就是“票据到期了,拿着票去找人要钱”。它适用于所有票据类型,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提示付款是持票人最终实现其票据权利的关键环节,其核心目的是“实现付款权利”。

核心区别提示承兑是“请求承诺”,发生在到期日之前;提示付款是“请求付款”,发生在到期日或之后。

二、各类票据的具体期限规定

不同票据的提示承兑和提示付款期限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是考试中最常见的考点。

1. 汇票(Bank Draft)

汇票是规则最复杂的一类票据,需根据其类型分别记忆

提示承兑期限

定日付款汇票 / 出票后定期付款汇票 这两种汇票在出票时就已经确定了到期日。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例如,一张规定“2026年10月1日”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可以在10月1日之前的任何时间(如9月份)去提示承兑。

见票后定期付款汇票 这种汇票的到期日需要通过“见票”(即提示承兑)这个行为来计算。持票人必须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例如,3月1日出票,持票人最晚应在4月1日前提示承兑,付款人承兑时记载的日期(假设为3月15日)就是“见票日”,从此日开始计算汇票上约定的期限(如见票后3个月付款),才能确定到期日(6月15日)。

见票即付汇票 这种汇票无需提示承兑,持票人可直接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

提示付款期限

见票即付汇票 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其他类型汇票(定日、出票后定期、见票后定期) 自到期日起10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2. 本票(Promissory Note)

本票是由出票人自己承诺付款的票据,因此无需提示承兑。

提示付款期限 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持票人应在此期限内向出票人提示付款。

3. 支票(Check)

支票是见票即付的支付工具,也无需提示承兑。

提示付款期限 自出票日起10日内。由于支票主要功能是代替现金进行即时支付,其提示付款期限最短。

三、未按期提示的法律后果

理解期限规定,更要理解逾期未提示的严重后果,这能加深记忆。

未按期提示承兑(针对需要承兑的汇票) 如果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承兑,将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这意味着,当汇票最终被拒绝付款时,持票人不能再向除了出票人和承兑人以外的其他前手(如背书人)行使追索权,其票据权利将受到重大限制。

未按期提示付款(适用于所有票据) 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付款,在做出说明后,承兑人或付款人仍应承担付款责任。但是,最大的后果同样是丧失对前手的追索权。持票人只能向汇票的承兑人、本票的出票人、支票的出票人这最终的票据主债务人要求付款,权利保障范围大大缩小。

四、总结与记忆技巧

要攻克这一易混点,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1.  先判断票据类型遇到题目,首先判断是汇票、本票还是支票。

2.  再判断是否需要承兑只有汇票才需要考虑提示承兑的问题,且见票即付的汇票也无需承兑。

3.  最后套用期限规则

承兑期限牢记“定日/出票后定期——到期前”;“见票后定期——出票日起1个月”。

付款期限牢记“汇票(非即付)——到期日起10日”;“本票——出票日起2个月”;“支票/即付汇票——出票日起(1个月/10日)”。

通过理解概念本质、熟记具体规则、明确法律后果,就能将“提示承兑”与“提示付款”这两个知识点清晰区分,轻松应对相关考题。在复习时,可以自己制作表格进行对比记忆,效果会更佳。

2026年初级会计考试备考一步到位,海量干货资料前100名免费领取高频考点、历年真题、教学讲义、电子课件等等资料应有尽有。备考时间有限,资料领取名额有限,有质有量资料多多,多学不累成绩优优,赶紧点击领取吧。

资料一:干货!2026年初级会计《备考学习计划》资料

资料二:2026年初级会计考试思维导图分享版

资料三:初级经济法+会计实务常考公式!

资料四:满满干货!初级经济法三色笔记

最后提醒各位:想千万次不如行动一次(去听课>>!与其被别人卷,还不如卷别人!快来开始学习!!!

+1

分享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交流参考!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www.niuacc.com/zxcjkj/644977.html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黑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西藏
  • 内蒙古
获取验证码
热门标签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