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初级会计边学边做题还是学完再做题更高效?
来源:牛账网 作者:樱桃子老师 阅读人数:10767 时间:2025-04-09


---
备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是许多财务从业者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关于"边学边做题"与"系统学完再做题"两种备考方式的争论一直存在。究竟哪种方法更高效?这取决于个人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和时间安排。让我们深入分析这两种备考策略的优缺点。
边学边做题的优势
边学边做题即在学习每个章节或知识点后立即进行相关练习,这种方法有几个显著优势
1. 即时反馈刚学完知识点时做题,能够立即检验理解程度,发现薄弱环节可以及时回看教材,避免"学完就忘"的现象。研究表明,学习后24小时内进行练习,记忆保留率可提高40%以上。
2. 知识连接通过题目将抽象概念与实际应用连接起来,帮助理解复杂会计处理背后的逻辑。比如在学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后立即做题,能更好理解计提比例与会计估计的关系。
3. 增强信心逐步解决题目带来的成就感能够维持学习动力。当看到自己能够正确解答章节后的题目时,备考信心会显著增强。
4. 分散记忆压力这种方式将大量题目分散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避免了考前突击做题的疲劳感。脑科学研究表明,分散学习(distributed learning)比集中学习效果更好。
系统学完再做题的优点
系统学习完整本教材后再集中做题也有其独特价值
1. 知识体系完整先系统学习可以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计各章节间联系紧密,如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整体学完再做综合题效果更好。
2. 识别交叉知识点许多考题会跨章节考查,如应交税费既涉及负债章节又与收入确认相关。系统学习后才能发现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3. 模拟考试环境集中做题时更接近真实考试状态,有助于培养长时间专注答题的耐力。会计实务考试持续3小时,需要这种持续专注能力。
4. 深度理解应用系统学习后做题,能够从更高角度理解题目考查的实质,而非仅仅匹配刚学到的知识点。这种学习方式特别适合有较好会计基础的考生。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
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策略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学习基础评估
- 零基础考生更适合边学边做题,每学完一个小节就做相应练习
- 有会计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可以考虑系统学完再整体刷题
学习时间安排
- 每天学习时间有限的在职考生适合边学边做题,利用碎片时间巩固
- 有连续学习时间的全职备考者可考虑系统学习后集中做题
个人学习风格
- 喜欢即时反馈的学习者适合边学边练
- 偏好先建立整体认知再深入细节的学习者可选择后做题
高效结合两种方式的建议
实际上,最佳备考策略可能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1. 章节学习阶段每学完一个章节(如流动资产)后做对应习题,但不立即看答案,标注不确定的题目
2. 系统复习阶段全部学完后重做之前标注的题目,此时会有更深理解
3. 冲刺阶段按考试时间要求做完整套模拟题,训练答题速度和应试策略
4. 错题处理无论是边学边做还是集中做题,都必须建立错题本,分析错误原因,定期重做
提高做题效果的实用技巧
无论选择哪种做题策略,以下技巧都能提升备考效率
1. 理解优先于记忆会计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务必理解分录背后的逻辑和准则原理
2. 从题目回溯知识点每道错题都要找到教材对应位置,确认是否概念理解有偏差
3. 控制做题节奏初期注重准确性,考前一个月开始训练速度,最终达到每题1-1.5分钟的速度
4. 多样化练习除了选择题,也要练习计算分析题,训练将知识点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5. 定期自我检测每周安排一次小测试,不借助任何资料完成,评估真实掌握程度
结论
备考初级会计不存在绝对"正确"的学习与做题顺序,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认知特点和学习节奏的方法。对于大多数考生,建议采用"微观边学边做,宏观系统复习"的混合策略——在章节层面即时练习巩固,在知识模块和整体层面系统整合。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持续、有计划的练习和及时的反思纠正才是通过考试的核心保障。
最终,备考效率不取决于何时做题,而在于做题时的专注度和思考深度。保持规律的学习节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刻意练习,初级会计考试的通过将水到渠成。
2025年初级会计考试备考一步到位,海量干货资料前100名免费领取,高频考点、历年真题、教学讲义、电子课件等等资料应有尽有。备考时间有限,资料领取名额有限,有质有量资料多多,多学不累成绩优优,赶紧点击领取吧。
资料三:初级经济法+会计实务常考公式!
资料四:满满干货!初级经济法三色笔记
最后提醒各位:想千万次不如行动一次(去听课>>)!与其被别人卷,还不如卷别人!快来开始学习!!!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