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工资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199 时间:2023-08-30
计提工资,通俗来讲就是将工资分配到相关成本费用,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计提工资会计分录怎么做1.计提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5.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事项:
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提前计提工资的原因分析1、权责发生制要求当月发生的费用要记在当月,而实际工作中,工资发放是必须等到该月过完了才能发放,就造成工资计算和发放的滞后性,所以,在该月月末需要根据历史情况或者用别的手段暂估该月发生的工资费用,做计提分录入账。这样就满足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2、会计法和会计准则都有明确的规定,每月发放工资,都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进行核算,如果工资不进行计提核算,就无法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进行核算。
注意,如果是当月工资当月发放,工资就不要计提,而是月底分配工资,比如工资分摊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去。
计提的时机:
①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②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③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④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我们在设置会计科目的时候,分析这笔费用是做什么,来源是什么,再设置借贷方向的科目,阅读完文章后,大家应该了解了关于计提的时机是在什么时候,还有关于计提工资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大家对计提工资的会计分录怎么写,应该了解的差不多了,如果大家还想学习更多有关会计类知识的,不妨注册牛账网会员,超多专业会计实操、考证课程等你免费来听,赶紧行动吧!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