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财务报表的内容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0895 时间:2023-07-12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收益期基于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支出,那么如何完善财务报表的内容呢,详细的方法小编都汇总在下文了,不清楚的同学快来阅读以下文章学习吧。
财务报表粉饰的基本内容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
1.提前确认收入
很多公司为了虚增当期的业绩,通常是在业务发生之前或是在还未完全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下,就在账上确认为销售收入了。
2.利用关联交易
利用关联方造假是最常见的。因为如果客户可以隐瞒关联方信息的话,审计师不容易发现。
3.混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所谓收益性支出是指收益期基于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支出,一般列示在损益表中,而资本性支出是指收益期分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营业周期,一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所以有的企业为了提高利润,会将发生的收益性支出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等科目上,在增加资产的同时也使得利润显得丰厚诱人。
4.操纵现金流
操纵现金流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较为“流行”的手段。毕竟利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现金却是可以触及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企业主要通过“皮包”公司进行粉饰。比如企业会通过高价将产品转移至“皮包”公司,然后低价购回,这样不仅增加了当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制造出经营活动活跃的现象,而且还虚增了利润,可谓一举两得。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识别
对于外部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其能获得的上市公司的资料有限,仅仅能获得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报告以及一些按规定要求披露的其他公告。那么以一种怎样的方法来利用这些有限的公开资料,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否存在粉饰以及粉饰的程度做出判断,进而为是否进行投资提供参考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下列进行了简要的归纳:
1.市场价格估算法
如果报表显示,企业的主要收入和利润都来源于与关联方的交易,那么我们就要注意这些交易的内部交易价格是否是合理公允的,如果在剔除关联方交易后,利用市场价格和实际交易量进行重新估算后,发现企业前后的利润相差较大时,可能表明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输送。
2.利润分析法
债务重组和并购是企业常用的一种改善财务报表的手段,通常会通过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等形式计入利润表中,在分析时我们需要将这些非主营利润剔除,以此来观察企业正常运营下的利润。如果数据显示正常运营下的利润很低,则可能表明企业试图掩饰经营不善的危机。
3.盈余现金比率法
现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而利润却不一定能解决实际财务困难,而所谓盈余现金比率法是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净利润的比率。如果该比率为1,则表明现金流与利润是同步的,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好,如果该比率远小于1,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是主要是账面的,未来很可能无法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应收账款”来虚增利润,此时就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保持警觉了。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防范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广泛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粉饰现象来看,应对业绩考核、增发新股、免遭退市、减少纳税、获取更好的商业信用与更多的信贷资金,是上市公司对自身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重要动机。
而为了有效抑制这一现象,审计工作者需要围绕上市公司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现金负债表与财务报表附注开展整体分析,并在使用不良资产剔除、关联交易剔除等方法确保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情况浮出水面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所开展的资产重组、存货计价方式、虚拟财产、纳税情况以及利息资本化,从而确保上市公司具有的会计报表粉饰行为得以及时发现,继而对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发展做出指导。
看完上文的文章,我们应该都略知一二了吧,不清楚的都可再仔细看看,或者注册牛账网会员咨询专业的牛账网老师,领取文中的卡片来学习其他相关知识吧!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