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没有及时缴纳税款会罚款吗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045 时间:2023-07-15
作为纳税人,应该要严格税收的规定来进行税务申报工作。纳税人没有及时缴纳税款会罚款吗,有很多财务小伙伴想了解与掌握这类的知识点,如果各位财务小伙伴对此内容感兴趣的话,那就随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对大家的财务工作有所帮助。
没有及时缴纳税款会罚款吗
税务机关告知纳税人的违法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数额较大且情节比较严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另外税务机关还告知,该条款同时规定,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且接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企业应及时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避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就不会被采取强制措施,企业也不会因此受到重大的损失。
该企业接到《处理决定书》和《处罚决定书》后,进行了详细分析,认可了违法事实,及时补缴了税款、滞纳金。但对于3倍的罚款,感到处罚过重,同时认为某些行为没有主观故意,不是欺骗、隐瞒手段,不能适用处罚。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以及《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企业决定在法定诉讼期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但就是否应按税务机关的要求及时缴纳罚款的问题,企业财务人员有点拿不准。他们咨询了税务律师。
税务律师针对企业案情详细分析后告诉他,为避免加处罚款和刑事责任追究风险,在提起诉讼的同时应按税务机关要求及时缴纳罚款。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具有强制力和执行力。在人民法院尚未经审理认定它违法之前,它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因被处罚人的复议或起诉而使其失去法律效力,它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来确定撤销或改变,而不能因被处罚人的起诉权利来确定或改变。履行罚款决定,是被处罚人的义务,不履行义务产生的后果应当由其承担。即使《税收征管法》规定了诉讼期间不适用强制执行,但如果诉讼结束,维持了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纳税人就要多负担每日3%的加处罚款,不按时交纳罚款的资金成本是相当高的。
另外,不按时缴纳罚款还可能给企业带来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且接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该企业如果不按规定时间缴纳罚款,在法律目前没有特殊明确此类情况可例外的前提下,就极有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没有接受行政处罚,带来追究刑事责任风险。
但是,主动缴纳罚款并不是说纳税人就放弃了救济权。税务律师建议,为避免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企业应当先按处罚决定书接受行政处罚,缴纳罚款后再就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就能视为符合“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且接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法院判决处罚不当或要求变更处罚,再根据新的处罚决定归还罚款。如果法院判决维持原处罚决定,则不归还罚款。
纳税人没有及时缴纳税款会罚款吗的详细内容小编已在上文中作了详细介绍,相信各位财务小伙伴看完本文应该了解了。如果各位财务小伙伴想学习更多财务知识,欢迎大家注册牛账网会员咨询我们的专业老师,即可免费试听相关视频课程进行学习。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