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结转利润的流程有哪些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192 时间:2023-07-04
目前行业的财务人员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年末的财务工作,尤其是盘点、结转、计算利润等方面的工作,会让财务忙得两眼昏花,那么年末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比如“年末结转利润的流程有哪些”内容不太理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相关文章,希望大家对大家的年末工作有所帮助。
一、首先是损益类科目结转入本年利润
1.收入、收益类科目结转:
借:收入类科目
贷:本年利润
2.成本、费用、损失类科目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成本、费用、损失类科目
二、进行纳税调整清理,并确认所得税费用
有人会觉得奇怪,还没有到企业所得税汇算的时候,为什么要做纳税调整清理呢?
因为会计核算和税法规定存在着很多差异,会形成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我们确认“所得税费用”会产生影响。
为了尽可能保证财报的准确性,我们不能直接根据“本年利润”计提或确认“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必须要考虑“所得税递延资产”与“所得税递延负债”的影响,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影响。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
以上分录是合并在一起的,实务中可能是需要分成多个分录的。
确认所得税费用后,就可以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三、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本年利润”也只是一个过渡科目,最终还需要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1.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四、利润分配顺序及分录
按照我国公司法和《企业财务通则》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第二步,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
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
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时,才能按本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数。这种“补亏”是按账面数字进行的,与所得税法的亏损后转无关,关键在于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也不能在没有累计盈余的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金。
第三步,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第四步,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会计分录:
1.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税后利润的10%)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说明: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50%以上,可不再提取。
2.计提任意盈余公积(根据公司规章规定的比例或董事会决议计算)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XX基金
如有优先股。应在“任意盈余公积”前分配股利。
3.分配股利(根据董事会决议):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4.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五、以盈余公积等弥补亏损
1.以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2.以资本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借:实收资本/股本
贷:利润分配-资本补亏
文中讲了“年末结转利润的流程有哪些”的内容,如果您有哪里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牛账网的老师,还想知道更多知识的,赶紧关注我们的网站成为我们的会员吧!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