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承兑汇票犯法吗
来源:牛账网 作者:牛小编 阅读人数:11207 时间:2023-07-12
今天小编主要为各位财会朋友介绍,买卖承兑汇票犯法吗相信有经验的财务人员都能熟练,但为了新手会计们更好的掌握这类型的财务问题,小编就在下文整理了关于买卖承兑汇票犯法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票据诈骗是严重犯罪行为,虽然刑法修正案取消了票据诈骗的死刑,但情节严重的仍然可以判无期徒刑。除了商业银行外,任何人不得从事票据贴现活动。持有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如果需要资金,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其贴现利率远低于私下买卖的利率。在现有法律框架内,以票据换现金也是有合法通道的:可以将汇票质押,以合法的民间借贷方式融资。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在于,私下票据买卖非法,而质押融资合法。地下票据市场如此活跃,说明人们有此需求。与其禁而不止,不如顺应潮流,放宽限制,制订规范,加以引导,建立规范化的票据市场,为民间票据融资创造有利条件。一、案情简介从2007年6月至2010年4月。余某以公司名义从其他公司购买银行承兑汇票,然后加一定利息后转让给他人,从中赚取利息差。到案发时,共购买银行承兑汇票约170亿元;赚取毛利约300万元。二、余某买卖承兑汇票行为的性质1、余某买卖票据的行为属于“票据贴现”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贴现是指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金融机构的行为。”余某收购的所有汇票均是未到期汇票,均是低于票面金额买进(贴付一定利息),支付现金给出让人,然后到金融机构去贴现或到其他非金融机构去贴现,取得现金。其主体、客体、行为特征完全符合行政法规规定的“票据贴现”概念。因此,余某的行为属于“票据贴现”行为。2、余某的行为不属于“资金支付结算”行为(刑法225条第3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银发[1997]393号)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余某买卖票据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息差,即不是为了“给付货币”,也不是为了“资金清算”。结算是基于在经济活动中,双方存在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为支付货款或偿还债务而为之。而余某属于“倒买倒卖票据”,和结算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余某的行为不属于“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法律上有明文规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公司业务部门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经营部门,负责该业务的营销、调查评价、申请受理以及客户服务工作。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款也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数额二百万元以上的”行为视为犯罪,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理。各级公安部门应在非法经营银行承兑汇票领域适当展开打击整治活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财产不轻易受到侵犯,并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分析了关于买卖承兑汇票犯法吗的知识内容了,各位会计伙伴还想学习更多知识内容,欢迎大家点击上方图片咨询我们,解答各位会计人员更多实操的疑惑,并且上图中的课程内容现在还正处于免费试听的活动,欢迎大家参加相关活动学习更多实操内容。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