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这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履行的一项事务。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关于投资者减除费用一个月在5000以上怎么交税问题的解答。
投资者减除费用一个月在5000以上怎么交税投资者减除费用不用做账,按照每月3500(新标准应该是5000)在报税的时候填表扣除,如果做账的时候对投资者工资做了处理,报税的时候要纳税调增.换言之,做账时投资者工资进了管理费用,税法不承认,要调出来,用这里的投资者减除费用代替,属于税收调整,不用账务处理.什么是投资者减除费用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为例,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可以看到,对于这3500元,个人所得税法的表述是"减除费用",而非起征点.那么,这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一是起征点属于税收优惠,而减除费用不属于税收优惠.起征点在增值税法规上是有明确规定的.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依照本条例规定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可见,从属性上讲,"起征点"属于一种税收优惠,是对于零星、小微应税行为给予免征的一种政策性照顾.个人所得税的减除费用则不同.个人所得税是就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税种.所谓所得,指收入减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余额.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为例,是以个人取得的各项工资、薪金收入减去相关费用后的余额纳税.而这一相关费用主要是考虑职工个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其他必要的生计支出,目前我国采取定额减除的办法,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月.可见,个人所得税的减除费用是在计算应税所得时的一项定额扣除,其本身不构成应税所得.减除费用是根据个人所得税就所得征税的特性而设置的,并非税收优惠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多次调整减除费用.如今讨论现行减除费用标准3500元是否合理,主要的判断标准是其能否真实反映职工的生活负担水平,更加科学地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切莫把"减除费用"当成一种税收优惠措施,以减税目的指导减除费用标准的调整.二是超临界点待遇不同.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缴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缴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缴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缴税.假设某一税费的起征点是5000元,那么5000元以下不纳税,而超过5000元,哪怕只有5001元,都需要全额纳税.而减除费用则不同,由于其是允许从收入中减除的额数,当收入减去其小于或等于零时无需纳税;而超过零时,需就超过部分纳税.假设员工当月工资在3500元以下(含3500元)扣除3500元后,所得小于(等于)零,则不纳税;工资在3500元以上,就仅对超过3500元的部分征税.由此可见,两者在税收待遇上存在明显区别.三是单纯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并不能完全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首先,减除费用采取定额还是据实,是否再次调整都必须基于对纳税人实际负担来考虑,才能体现个人所得税计征的客观、科学.其次,个人所得税要实现对收入的调节作用.总体宗旨是对高收入、低负担者多征税,对低收入、高负担者少征或不征税.但是,在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的设计下,一味提高减除费用标准,会出现高收入人群比低收入人群更加受益的情况.经测算,在现行税率下,月薪5000元的员工在减除费用标准从3500元提高到6000元后,实际少缴个人所得税45元;而月薪9万元的员工在上述调整后,实际少缴个人所得税1125元.这就是说,国家税款总体减少了,但并未做到对于低收入者更大力度的政策倾斜.这一措施对于调节个人收入、实现财富二次分配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单一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措施并不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长久适宜之计.以上就是牛账网会计关于投资者减除费用一个月在5000以上怎么交税等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的可以关注我们牛账网哦!牛账网是专业的线上考证培训机构,能最大程度解决您的会计考证难题,还在等什么呢?赶快行动起来吧!
世界千变万化,学习紧跟计划,会计学理论应该学,会计实操必然学,理论+实操两手一抓,会计两眼不在花,牛账网海量会计干货资料等你来取。
资料一:会计小白没人带从哪里学习?(全流程资料)
资料二:刚毕业大学生,竟然不需要老会计带,原来是偷偷学习了这个
资料三:有会计证,但没有实操经验该怎么办?
资料四:既然已决定半路出家做会计,就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一点吧!
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更多会计实操干货资料点击免费领取它就属于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