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了推老花镜,拿起笔在纸上边写边说)
“学员同志啊,这个问题要分情况讨论,不能一刀切。听老夫给你细细分析。”
第一种情况:A公司收到原材料时不确认存货
- 情景:B公司把原材料送来,但材料的所有权还是归B公司,A公司只是代为加工。
- 账务处理:
- 不做正式会计分录,但需要做备查登记,记录收到的原材料数量和金额。
- 备查簿登记:借记“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10000万元),贷记“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10000万元)。
第二种情况:A公司确认存货
- 情景:如果合同规定A公司对原材料有控制权,或者需要承担原材料灭失的风险,那A公司就要确认存货。
- 账务处理:
- 收到原材料时:
- 借: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 10000万元
- 贷: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 10000万元
- 加工完成交付时:
- 借: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加工费)
- 贷:主营业务收入(加工费)
- 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加工费)
第三种情况:涉及增值税
- 情景:如果B公司提供的原材料是委托A公司采购的,或者合同约定A公司需要收取增值税,那就要处理增值税。
- 账务处理:
- 收到原材料时:
- 借: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 10000万元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根据税率计算)
- 贷:应付账款——B公司 (10000万元 + 进项税额)
- 加工完成交付时:
- 借:应收账款——B公司 (加工费 + 增值税)
- 贷:主营业务收入 (加工费)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根据税率计算)
注意事项:
1. 合同是关键:一定要看清楚合同条款,明确原材料的归属和风险承担。
2. 备查登记:即使不确认存货,也要做好备查登记,避免日后扯皮。
3. 税务处理:涉及增值税的情况,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处理,别给自己找麻烦。
(放下笔,眯着眼睛看着学员)“明白了吗?会计这行,细节决定成败,一定要把每个环节都搞清楚,别稀里糊涂的。”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笔在纸上边写边说)
“学员同志啊,这个问题要分情况讨论,不能一刀切。听老夫给你细细分析。”
第一种情况:A公司收到原材料时不确认存货
- 情景:B公司把原材料送来,但材料的所有权还是归B公司,A公司只是代为加工。
- 账务处理:
- 不做正式会计分录,但需要做备查登记,记录收到的原材料数量和金额。
- 备查簿登记:借记“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10000万元),贷记“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10000万元)。
第二种情况:A公司确认存货
- 情景:如果合同规定A公司对原材料有控制权,或者需要承担原材料灭失的风险,那A公司就要确认存货。
- 账务处理:
- 收到原材料时:
- 借: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 10000万元
- 贷: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 10000万元
- 加工完成交付时:
- 借: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加工费)
- 贷:主营业务收入(加工费)
- 同时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加工费)
第三种情况:涉及增值税
- 情景:如果B公司提供的原材料是委托A公司采购的,或者合同约定A公司需要收取增值税,那就要处理增值税。
- 账务处理:
- 收到原材料时:
- 借:受托加工物资——B公司 10000万元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根据税率计算)
- 贷:应付账款——B公司 (10000万元 + 进项税额)
- 加工完成交付时:
- 借:应收账款——B公司 (加工费 + 增值税)
- 贷:主营业务收入 (加工费)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根据税率计算)
注意事项:
1. 合同是关键:一定要看清楚合同条款,明确原材料的归属和风险承担。
2. 备查登记:即使不确认存货,也要做好备查登记,避免日后扯皮。
3. 税务处理:涉及增值税的情况,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处理,别给自己找麻烦。
(放下笔,眯着眼睛看着学员)“明白了吗?会计这行,细节决定成败,一定要把每个环节都搞清楚,别稀里糊涂的。”
更多
竹子老师
回复
小智老师
2025年06月20日
要是上期有留抵税额,这期没有进项,那增值税负税率的计算还是得按照公式来,但这里面的细节咱得好好捋一捋。
首先,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它指的是这期实际要交的增值税。因为有上期留抵税额,这期又没有进项税额,所以如果这期的销项税额被上期留抵税额完全抵消了,那这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就是0。
而当期应税销售收入,就是你这期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收到的钱,这里面可不包括免税的那些收入,要是有免税项目,得把它剔除出去。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负税率的计算公式就变成了:税负率 = 0÷(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 免税销售收入)×100%。这么一算,结果肯定是0。
但你得注意,这里头有个前提,就是这期没有进项税额。如果有进项税额,那就得把进项税额和上期留抵税额都考虑进去,再算这期实际要交的增值税,然后再套用公式算税负率。
还有啊,要是这期有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即征即退、先征后退这些,那计算起来就更复杂了。你得把优惠的部分也考虑进去,别一股脑儿地都算到税负率里。总之,算增值税负税率,得把各种情况都琢磨透了,别马虎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