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老师
回答于05月09日
金牌答疑老师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几下)这种情况我见多了,别急,听老夫给你拆解拆解。
核心问题:销售货物适用13%税率,运费开9%专票,中间4%的税率差需要处理。这就像用95号汽油的车加了92号油,总得找个平衡法子。
方案一:价税分离签合同(最稳妥)
在合同里把货物价格和运费分开写清楚,比如:
- 货物含税价:113万(不含税100万+13%税)
- 运费含税价:109万(不含税100万+9%税)
这样开票时:
- 货物开13%专票(100万+13万)
- 运费开9%专票(100万+9万)
总税额22万,完美规避税率差
方案二:运费单独核算(适合小企业)
如果客户非要合并开票:
1. 把运费金额折算成13%税率下的不含税价
```
运费不含税价 = 运费金额 / (1+13%)
```
比如109万运费换算后是96.46万
2. 按96.46万确认运费成本,差额13.54万作为费用
3. 做账时分录:
```
借:销售费用-运费 13.54万
应交税费-进项税 9万
贷:银行存款 102.54万
```
(注意:这种方法税务有争议,最好提前和专管员沟通)
方案三:成立运输公司(长期业务)
如果经常发生运输业务,可以:
1. 成立全资子公司专门做物流
2. 母公司卖货开13%发票
3. 子公司收运费开9%发票
既合法又能让增值税链条完整,还能多抵税
特别提醒:
- 方案一最安全,但需要客户配合改合同
- 方案二有税务风险,慎用!
- 如果年运费超过500万,建议直接成立运输公司
(掏出手机翻出以前做的节税测算表)你看,用方案一能省下4个点的税差,相当于多赚10多万呢!具体怎么操作,还得看你和客户的谈判余地。
(推了推老花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几下)这种情况我见多了,别急,听老夫给你拆解拆解。
核心问题:销售货物适用13%税率,运费开9%专票,中间4%的税率差需要处理。这就像用95号汽油的车加了92号油,总得找个平衡法子。
方案一:价税分离签合同(最稳妥)
在合同里把货物价格和运费分开写清楚,比如:
- 货物含税价:113万(不含税100万+13%税)
- 运费含税价:109万(不含税100万+9%税)
这样开票时:
- 货物开13%专票(100万+13万)
- 运费开9%专票(100万+9万)
总税额22万,完美规避税率差
方案二:运费单独核算(适合小企业)
如果客户非要合并开票:
1. 把运费金额折算成13%税率下的不含税价
```
运费不含税价 = 运费金额 / (1+13%)
```
比如109万运费换算后是96.46万
2. 按96.46万确认运费成本,差额13.54万作为费用
3. 做账时分录:
```
借:销售费用-运费 13.54万
应交税费-进项税 9万
贷:银行存款 102.54万
```
(注意:这种方法税务有争议,最好提前和专管员沟通)
方案三:成立运输公司(长期业务)
如果经常发生运输业务,可以:
1. 成立全资子公司专门做物流
2. 母公司卖货开13%发票
3. 子公司收运费开9%发票
既合法又能让增值税链条完整,还能多抵税
特别提醒:
- 方案一最安全,但需要客户配合改合同
- 方案二有税务风险,慎用!
- 如果年运费超过500万,建议直接成立运输公司
(掏出手机翻出以前做的节税测算表)你看,用方案一能省下4个点的税差,相当于多赚10多万呢!具体怎么操作,还得看你和客户的谈判余地。
更多
金田老师
回复
莎莎老师
04月24日
要是老板去世后产生的酒席开支一定要放公司报销,这确实比较棘手,但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来妥善处理:
一、了解具体背景和用途
1. 询问相关人员:第一时间找清楚当时安排酒席的具体负责人或者知情人,了解清楚这酒席举办的初衷。比如是因为公司业务合作方面之前有约定,要答谢合作方,还是说老板生前已经计划好要用于公司团队建设、犒劳员工等与公司经营相关的事宜,确定它和公司业务存在紧密联系。
2. 查看相关依据:找找有没有对应的文件、邮件、会议纪要等能证明这个酒席是为了公司事务而举办的。例如之前签订的合作合同里有约定要定期举办答谢宴,或者公司内部有计划要搞大型团建活动并预订了酒席之类的书面记录,哪怕是电子文档也好。
二、合规性审查
1. 票据检查:仔细核查酒席开支的发票情况。要保证发票是正规合法的,抬头要么是公司名称,要么符合税务规定可以用于公司报销的情况。同时,发票上的信息要完整准确,像日期、金额、消费项目等都得清晰明了,不能有模糊不清或者涂改的痕迹。
2. 支出合理性判断:对照公司的财务制度和一般的商业惯例,评估这酒席开支的规模、档次是否合理。如果明显超出公司正常接待或活动的标准,那可能就需要进一步核实原因,看看是否有特殊的情况支撑这么高的花费。
三、按流程处理账务
1. 审批环节:按照公司既定的费用报销审批流程来操作。哪怕老板已经去世,也不能跳过这些必要的环节,该找哪个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核,就得去找相应的人来履行手续。比如先让负责采购或者安排酒席的部门主管审核事情的真实性,再让财务负责人审核票据合规性和支出合理性等,一层一层地完成审批。
2. 入账处理:如果经过前面一系列的确认和审批,这酒席开支确实是可以报销的,那么就根据其性质入账。一般可以计入“管理费用 - 业务招待费”科目(如果是用于业务接待等情况)。同时,要做好详细的记账凭证,把发票、审批单、情况说明等所有相关资料都附上,以备后续查验。
不过要注意,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所有的操作都符合财务法规、税务要求以及公司内部的规定,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和合规问题。要是你所在公司有外部审计或者税务稽查等情况,这种特殊情况的账务处理更要经得起审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