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在我的-课程里面-有一般纳税人-实操学习
他们两个之间的区别就是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销项-进项=应交税费,小规模纳税的话就是按照简易计算方法按照税率1%或者3%计算缴纳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这个说法只是对增值税来说的,所得税啥的没有这个说法哈!
您好!在我的-课程里面-有一般纳税人-实操学习
他们两个之间的区别就是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销项-进项=应交税费,小规模纳税的话就是按照简易计算方法按照税率1%或者3%计算缴纳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这个说法只是对增值税来说的,所得税啥的没有这个说法哈!
小智老师
回复
必过老师
2024年11月18日
关于“无形资产是6个点”这个问题,具体要看是什么类型的无形资产。
一般纳税人销售无形资产的增值税税率通常为6%,但这一税率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无形资产。例如,如果转让的是自然资源使用权中的土地使用权,一般纳税人一般计税适用的增值税率为9%。而对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无形资产的征收率则有所不同,可能为3%或1%(优惠时期)。
此外,还有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如果一般纳税人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增值税率为5%。而转让其他自然资源使用权(如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等)和权益性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商标、著作权等)时,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6%。
综上所述,无形资产的增值税税率并不是固定的“6个点”,而是根据无形资产的具体类型以及纳税人的身份(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来确定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计算。
小智老师
回复
必过老师
2024年11月18日
在会计处理中,确实需要遵循“真实”的原则,但并不要求上下游业务必须一一对应。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1. 真实性原则:
- 真实性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真实的交易和事项。这意味着,无论上游还是下游的业务,只要它们是真实发生的,就应当在会计记录中得到体现。
2. 上下游业务的独立性:
- 上游和下游的业务虽然可能存在关联,但它们各自独立发生,具有不同的经济内容和法律关系。因此,会计上并不要求上下游业务必须一一对应。
3. 增值税的抵扣原则:
- 在增值税的处理上,虽然存在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对应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游和下游的业务必须严格一一对应。只要符合税法规定,企业就可以抵扣相应的进项税额。
4. 会计准则的要求:
-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应当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而不是简单的业务对应关系。即使上下游业务不完全对应,只要符合会计准则的收入确认条件,企业就可以确认收入。
5. 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
- 在实际会计操作中,企业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如退货、折扣、回扣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上下游业务不完全一致。
6. 防范违规行为:
- 贯彻“一一对应”的原则有助于防止企业经营中的暧昧、不正当的做法,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声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会计处理上必须机械地坚持上下游业务的一一对应。
综上所述,虽然会计处理中强调真实性原则,但并不要求上下游业务必须一一对应。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