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资产负债表中负债为负,可能是预收款项等科目余额方向错误,需检查并编制调整分录修正;也可优化现金流管理、调整融资结构;必要时考虑资本注入或债务重组。
若资产负债表中负债为负,可能是预收款项等科目余额方向错误,需检查并编制调整分录修正;也可优化现金流管理、调整融资结构;必要时考虑资本注入或债务重组。
曦月老师
回复
金田老师
10月13日
若属跨年度差错更正,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过渡;若是正常红冲当期错误凭证,则直接反向记账。你这是去年的业务,建议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金田老师
回复
曦**师
09月29日
你的理解基本正确,但需稍作修正。我们来分情况说明:
---
### ✅ 正确原则: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具有商业实质):
>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支付的补价
其中,“相关税费”是指与资产交换直接相关的税金,比如增值税销项税额、消费税等。
---
### 一、是否“不涉及税的就按公允价值”?
✔ 是的,如果换出资产免征增值税或不产生应交税费,则:
👉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 公允价值(按比例分摊)
例如本题中:
- 商标权:虽为6%税率,但“免征增值税” → 不计销项税
- 交易性金融资产:转让时通常不征增值税(金融商品转让除外,但此处未提)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同理
所以它们都按公允价值入账,无需加税。
---
### 二、如果是生产设备(可抵扣进项),如何处理?
假设大山公司换出的是自用生产设备(非免征),则:
- 增值税税率13%
- 转让时需确认销项税额 = 公允价值 × 13%
👉 这个销项税额不计入换入资产成本,而是作为应交税费处理。
但!换入方小江公司收到设备后,可以抵扣进项税,因此:
- 小江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 = 设备公允价值(不含税)+ 可抵扣进项税(不计入成本)
- 实际上,会计上只以公允价值入账(不含税)
➡️ 所以结论是:
> 无论是否涉及增值税,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都是其公允价值(不含税),但要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 情况 | 是否含税? | 入账价值 |
|------|------------|-----------|
| 换出资产免征增值税(如商标权、金融资产) | 否 | 直接按公允价值入账 |
| 换出资产应税(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 含税 | 公允价值为含税价,但入账时仍按不含税公允价值确认,销项税单独核算 |
⚠️ 注意:销售方确认的销项税不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只是影响当期应交税费和利润。
---
### ✅ 总结回答:
1. 只要不涉及增值税或其他税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就是其公允价值。
2. 若涉及增值税,比如换出生产设备,虽然有销项税,但换入方不能将销项税计入资产成本。
- 换入资产仍按不含税公允价值入账。
- 销项税额由换出方确认为“应交税费”,不影响换入资产成本。
3. 所以你说的:“生产设备入账价值=公允价值+销项税” ❌ 是错误的!
✅ 正确说法是:
>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 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含税)
> 换出方确认的销项税单独处理,不影响换入资产成本。
---
如有具体例子,我可以再帮你拆解!
金田老师
回复
曦**师
09月29日
好的,我们来逐点澄清你的问题。
---
### 一、关于“支付的123.6万元”调整哪些资产?
这123.6万元是大山公司支付给小江公司的银行存款,属于补价(即现金补价)。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当一方支付或收到现金时,需将换入资产的总成本按公允价值比例进行分摊。
#### 关键逻辑:
- 换入资产的总成本 =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 支付的补价
- 但本题中,大山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合计为:
- 专用生产设备:660万元
- 交易性金融资产:540万元
- 商标权:780万元
→ 合计:660 + 540 + 780 = 1980万元
同时,大山公司支付了123.6万元现金补价。
所以,大山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为:
>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 支付补价
但注意:会计上,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加上补价为基础,再按各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分摊。
即:
✅ 换入资产总成本 =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合计 + 支付的补价
= 1980万元 + 123.6万元 = 2103.6万元
然后,这个总成本按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分摊到各项资产中:
- 小江公司换入的资产包括:
- 办公楼:公允价值1080万元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780万元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540万元
→ 总公允价值 = 1080 + 780 + 540 = 2400万元
那么,各资产入账价值为:
- 办公楼:2103.6 × (1080 / 2400) = 946.62万元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2103.6 × (780 / 2400) = 685.08万元
- 交易性金融资产:2103.6 × (540 / 2400) = 471.9万元
→ 所以,支付的123.6万元是增加整个换入资产组合的总成本,然后按公允价值比例分摊到各个换入资产中。
---
### 二、商标权税率6%是否需要考虑?是否免征?
你问:“题目中说的商标权的税率是6%,没有免费”,这是关键!
但看题干原文:
> “商标权(增值税税率为6%)”——后面有括号说明“免征增值税”
👉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商标权属于6%税率的项目,但本次交换中是免征增值税的。
也就是说:
- 不产生销项税额,也不确认增值税;
- 所以换出方(大山公司)无需缴纳增值税;
- 换入方(小江公司)也不能抵扣进项税;
- 因此,在会计处理中,不涉及增值税影响,直接以公允价值入账。
✅ 结论:尽管税率为6%,但“免征”说明不计税,无需考虑增值税。
---
### ✅ 总结:
1. 支付的123.6万元是补价,用于增加换入资产的总成本,然后按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分摊。
2. 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办公楼等换入资产都按其公允价值比例分摊总成本。
3. 商标权虽为6%税率,但注明“免征增值税”,因此不涉及增值税处理,直接按公允价值780万元入账。
4. D选项说“商标权入账价值为781.56万元”错误,它可能把补价误加到了商标权上,实际上要按比例分摊。
---
如还有疑问,可继续问我!
金田老师
回复
曦**师
09月29日
是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入账价值都是按公允价值计量。
但注意区别: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换入时按公允价值入账。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也按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换入时同样按公允价值入账。
---
关于商标权的6%税率是否考虑?
👉 不需要考虑。
因为题目明确说明“商标权(免征增值税)”,所以即使税率为6%,也不产生增值税影响,不涉及进项或销项税额,因此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直接以公允价值780万元作为入账价值。
---
✅ 总结: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商标权等非货币性资产,换入时均按公允价值入账;
- 商标权虽为6%税率,但“免征增值税”,故无需考虑税费影响;
- 各项资产独立确认,不需分摊总成本。
所以D选项说“入账价值为781.56万元”是错误的,应为780万元。
金田老师
回复
曦**师
09月29日
不需要分摊。
本题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且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按其公允价值确定。
商标权是单项资产,其公允价值为780万元,直接以该金额入账即可,无需与其他资产分摊总成本。
小江公司换入的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商标权”,二者分别按各自公允价值确认。其中商标权公允价值为780万元,故入账价值为780万元。
所以D选项说“入账价值为781.56万元”错误,没有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