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眼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小年轻啊,这洗衣液厂的账可不能含糊!每月不做进销存表,你准备让老板在仓库抓瞎吗?
### 一、为啥必须做进销存表?
1. 税务局盯得紧:增值税申报时,你库存对不上号,税局分分钟让你写说明
2. 成本核算命脉:洗衣液原料跌价了?包装箱涨价了?不做明细表你凭感觉记账?
3. 老板要数据:张总突然问“这个月洗衣液滞销多少吨”,你翻台账翻到天亮?
### 二、老会计实操秘诀
1. Excel模板搞好:
- 进销存三栏分开,日期+品名+规格+单位必填
- 公式要嵌套:结存=期初+入库-出库(别让老板看见你手动算错)
- 颜色标记:出库红色,入库绿色,一眼看清流动情况
2. 重点抓三个环节:
- 采购入库:洗衣液香型不一样要分条目!薰衣草款和除菌款不能混
- 销售出库:代销和实销分开记,客户退货要冲红字
- 库存盘点:每月25号关账前必须实地盘库,差异超过3%要写报告
3. 避坑指南:
- 别把赠品当成本!试用品出库要备注“市场部领用”
- 过期洗衣液处理要单独开账,走资产损失审批流程
- 纸箱、标签纸这些辅料也要单列,别跟产品混一起
### 三、进阶操作(给想升职的)
1. 设置安全库存预警:比如洗衣液库存低于500箱自动标黄
2. 生成可视化报表:用柱状图对比各型号销量,老板开会直接甩过去
3. 关联应收账款:某某超市欠的3万货款,在出库记录里备注清楚
(敲计算器)记住喽!进销存表不是摆设,是护身符!哪天审计查账,你这表就是免死金牌。赶紧去把上个月的数据补上,下周三前发我邮箱,我给你瞅瞅有没有漏洞......
(推眼镜,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按)小年轻啊,这洗衣液厂的账可不能含糊!每月不做进销存表,你准备让老板在仓库抓瞎吗?
一、为啥必须做进销存表?
1. 税务局盯得紧:增值税申报时,你库存对不上号,税局分分钟让你写说明
2. 成本核算命脉:洗衣液原料跌价了?包装箱涨价了?不做明细表你凭感觉记账?
3. 老板要数据:张总突然问“这个月洗衣液滞销多少吨”,你翻台账翻到天亮?
二、老会计实操秘诀
1. Excel模板搞好:
- 进销存三栏分开,日期+品名+规格+单位必填
- 公式要嵌套:结存=期初+入库-出库(别让老板看见你手动算错)
- 颜色标记:出库红色,入库绿色,一眼看清流动情况
2. 重点抓三个环节:
- 采购入库:洗衣液香型不一样要分条目!薰衣草款和除菌款不能混
- 销售出库:代销和实销分开记,客户退货要冲红字
- 库存盘点:每月25号关账前必须实地盘库,差异超过3%要写报告
3. 避坑指南:
- 别把赠品当成本!试用品出库要备注“市场部领用”
- 过期洗衣液处理要单独开账,走资产损失审批流程
- 纸箱、标签纸这些辅料也要单列,别跟产品混一起
三、进阶操作(给想升职的)
1. 设置安全库存预警:比如洗衣液库存低于500箱自动标黄
2. 生成可视化报表:用柱状图对比各型号销量,老板开会直接甩过去
3. 关联应收账款:某某超市欠的3万货款,在出库记录里备注清楚
(敲计算器)记住喽!进销存表不是摆设,是护身符!哪天审计查账,你这表就是免死金牌。赶紧去把上个月的数据补上,下周三前发我邮箱,我给你瞅瞅有没有漏洞......
更多
小智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7月08日
这种情况确实比较棘手,属于典型的“兼职不兼薪”需求。既然对方坚持不通过原单位,我们可以采用三方服务协议+个人完税的组合方案,既规避劳动关系风险,又能降低成本。
一、操作方案(分步说明)
1. 签订技术服务三方协议
- 以对方个人名义与贵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非劳务合同),合同中明确:
- 服务内容为技术指导(如“XX项目技术顾问”);
- 服务周期按天/次计算(如“不定期短期服务”);
- 费用包含税费,由个人自行申报纳税;
- 关键条款:注明“乙方(个人)需确保与其他单位无竞业冲突,自行处理社保关系”。
- 理由:技术服务合同更强调成果交付,而非人身依附性,避免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2. 支付与税务处理
- 单笔≤800元:可现金或转账支付,免征个人所得税(需对方提供收据)。
- 单笔>800元:
- 要求对方通过税务大厅或电子税务局代开“技术服务费”普通发票(税率1%-3%,各地不同);
- 贵公司凭发票入账,品目可选“咨询费”或“技术服务费”。
- 代扣代缴:若对方无法开发票,可约定税后金额,由贵公司通过支付宝“劳务费-外部专家”类目代扣个税(系统自动计算)。
3. 风险规避措施
- 合同补充协议:加入“乙方声明与其他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本服务为个人独立承接”条款,要求签字确认。
- 付款备注:转账时注明“技术服务费+发票号码”,避免混淆为工资。
- 留存证据:让对方提供原单位社保缴纳记录截图(证明非贵公司责任)。
---
二、为什么不能签劳务合同?
1. 税务风险:劳务报酬需按20%-40%预扣个税,且超过5000元需申报临税户,流程复杂。
2. 劳动仲裁风险:若实际管理(如考勤、汇报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特征,即使签合同也可能被判定“事实劳动关系”,需补缴社保、赔偿双倍工资(参考《劳动合同法》第7条)。
3. 成本对比:
- 签劳务合同:假设支付1万元,税后到手约8400元(税1600元);
- 签技术服务合同:个人代开3%专票,贵公司可抵扣进项税,实际成本约9700元(含税),对方净收入更高,合作意愿更强。
---
三、实操建议(降低成本+简便)
1. 拆分支付:将大额费用拆分为多次小额支付(如5000元/次),利用800元以下免税额度。
2. 灵活用工平台:通过支付宝“支出-劳务费”或微信“电子发票”功能,直接代扣个税并开具完税证明,无需对方跑税务局。
3. 个体户核定:若长期合作,可建议对方注册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综合税负约1%-3%),开票更合规。
---
总结
最优方案: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 单笔支付≤800元(免税)或代开发票 + 补充免责条款。
注意:避免任何形式的“考勤打卡”“内部审批流程”,保持对方“独立承包”性质,否则可能穿帮。如果对方原单位较真,可考虑用“业务合作”名义,绕过劳动关系认定。
小智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7月08日
(敲桌子)你说得对,现在签劳务合同确实有风险!税务总局最近抓了几个案例,就是公司以为签了劳务合同就能躲社保,结果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补缴了好几年社保。
技术指导这种情况,要看他是否受你们公司管理。如果他每天按时打卡、听你们指挥,那确实可能被认定劳动关系。但要是像我们会计说的“独立完成项目”,比如他自带设备、按结果交差,那签技术服务合同就合适。这种合同要写明服务内容、交付标准,最好把“不受甲方规章制度约束”写进去,避免从属性认定。
(递过一份合同模板)看这里,技术服务合同里一定要写清楚“乙方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和方式”,付款按项目进度来,别按月发。让他签个《承包承诺书》,里面写“与其他单位无劳动关系,自行缴纳社保”。记得留好他的工资流水和社保记录,万一出事能证明他确实在别处有正式工作。
不过说实话(压低声音),现在很多公司都是白天让技术指导干活,晚上才派自己人盯着。要是他真在你们公司坐班,建议还是签劳务协议+买商业保险,比技术服务合同更保险。毕竟税务局现在查代开发票查得严,个体户开票超过500万也要强制升一般纳税人,成本反而更高了。
小智老师
回复
杨阳老师
07月08日
(拿起计算器)这种情况得先明确他的身份性质,属于“劳务报酬”还是“工资薪金”。像这种只在另一家公司在职,来咱们这儿做几天技术指导的,按税务规定应该签劳务合同,走劳务报酬流程,这样既合法又能降低成本。
税务处理上,你们作为支付方有代扣代缴的义务。每次支付劳务费时,要先从金额里扣除个人所得税。现在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月,但劳务报酬还有800元以下的免征额(不超过4000元减800,超过4000元减20%)。比如你们给他付了1万元劳务费,先减20%(2000元)再乘20%税率,实际要扣(10000-2000)×20%=1600元,最后到手8400元。
(指着税法条文)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你们必须做税前扣除,建议直接让他去税务局代开发票,上面会注明税额。如果你们不想折腾,可以用支付宝或微信的“劳务费-外部专家”类目转账,系统会自动代扣个税。
关键要和他签好劳务合同,写明“税后金额由支付方代扣代缴”,付款时附上完税证明。这样既合规又避免双重征税,记得留存合同、付款凭证和发票至少5年,以防税务稽查!